[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4827.7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正;马晓峰;谭锐;于强;李呈桐;马靖磊;郭嘉;黄新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7/10 | 分类号: | G01K1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低压 缸排汽焓值 在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低压缸排汽至凝汽器的蒸汽管道、轴加、四组低加对应设有传感器;本发明增加了对循环水流量和进出水温度的监测,从而可以间接的通过冷端系统来计算低压缸排汽的热量;对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凝汽器建立热量平衡方程计算低压缸排汽热量时,将直接能够测量的循环水系统带走的热量引入热平衡方程,从而大大简化了热平衡方程的建立,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带来的累积误差;本发明监测系统中仅对低加系统参数和冷端系统的参数进行监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计算的参数,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低压缸排汽焓值的计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属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在线监测对火电机组的在线经济性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处于湿蒸汽区,其焓值不能根据压力和温度直接进行计算。而在线干度测量装置的测量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可靠,常规循环迭代计算方法的在线计算速度又很难满足在线监测的需要,且所需参数太多。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156414.3)提出的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方法中将汽轮机末两级的抽汽流量当做了实时运行能够监测到的数值,而未考虑实际运行中末两级抽汽已处于湿蒸汽区,抽汽的焓值必须通过迭代计算的方法才能计算得出。
本发明主要依据高精度热力性能试验测试的有关低压缸内部的通流特性和反向热平衡法,设计出了一套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在线监测系统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避开了传统方法的循环迭代计算,同时也避免了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带来的累积误差和繁琐计算,从而大大提高了在线监测系统的精度和在线计算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系统,其中包括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加和四组低压加热器,四组低压加热器分别为低加1、低加2、低加3、低加4;低压缸出口和凝汽器蒸汽入口通过低压缸排汽管道连接,凝结水泵、轴加、低加1、低加2、低加3和低加4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于凝汽器凝结水出口与凝结水出水管道之间;低加1、低加2和低加3分别通过对应的蒸汽管道与低压缸连接;相邻两组低加还通过疏水管道连接,低加1和轴加分别通过疏水管道与凝汽器连接;低压缸排汽至凝汽器的蒸汽管道、轴加、低加1、低加2、低加3和低加4对应设有传感器,凝汽器的循环水管路中循环水进水管道设有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循环水出水管道设有温度传感器,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于:
低压缸排汽至凝汽器的蒸汽管道、轴加、低加1、低加2、低加3和低加4对应设有的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各低加蒸汽入口、低加1至低加3对应的蒸汽管道抽汽口、低压缸排汽管道、凝汽器补水管道、凝结水入水管道和轴加进汽管道,用于采集各处的压力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低加3和低加4蒸汽入口、低加3蒸汽管道抽汽口、各低加出水处、轴加出水处、凝汽器出水处、凝结水入水管道、各低加疏水管道、循环水进水和出水管道、凝汽器补水管道、轴加疏水管道和轴加进汽管道,用于采集各处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凝汽器补水管道、凝结水入水管道、凝汽器循环水管道中循环水进水管道,用于采集各处的流量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还包括终端显示模块,所述终端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数据并进行显示。
一种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实时运行数据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