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复合装饰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4942.4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镜哲;陈红章;吴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紫荆花壁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27/28;B32B27/02;B32B27/30;B32B27/40;B32B33/00;B32B37/10;D04H1/4218;D04H1/4382;C09D127/06;C09D7/61;C09D7/63;C09D7/65;C09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24506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复合 装饰 材料 | ||
本发明属于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装饰材料。具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装饰材料,所述复合装饰材料包括4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无纺布层、PVC糊树脂层、压延材料层和超薄碳纳米管涂层。本发明创造性地使用了4层结构,提供了一种视觉美观、方便印刷、安全无毒、高强度、耐刮擦、可擦洗、抗老化、防火、防水、防霉、抗裂、施工方便、装饰效果良好的墙面复合装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装饰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于建筑、家具的装修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仅要求相关装饰材料具有风格多变、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视觉美观、装饰效果良好等特点,还要求具有防火防水、耐磨耐刮、安全环保、施工方便、易于更换等特性,这就对传统的墙纸、墙布、饰面板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墙纸、墙布、饰面板等产业的日臻成熟,以及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关注墙纸、墙布、饰面板色彩与风格多样性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产品的实用及安全环保等性能。具有各色风格图案的各类耐刮擦、易清洁、耐老化、耐高温、防火、防水、除甲醛、除臭等功能的新型墙纸、墙布、饰面板,开始走俏市场。相关产品主要通过在纸基、布基或者木材表层涂布、粘合、热熔或复合一层或多层功能涂层,来达到相应的阻燃、易清洗、保温、耐刮擦、防水等功能,这方面的中国专利有CN103074815、CN206127727、CN102776805、CN103485504、CN100526554、CN107060235、CN206530006、CN107326749、CN206085878、CN107143105、CN107053382、CN108032592等。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功能性墙纸、墙布或饰面板,均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其墙纸、墙布或饰面板的功能性较为单一,不够全能。
因此,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的墙面复合装饰材料具有极大的高端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装饰材料。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装饰材料,所述复合装饰材料包括4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无纺布层、PVC糊树脂层、压延材料层和超薄碳纳米管涂层。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由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复合装饰材料的配方为,按重量份数,玻璃纤维25~100份、聚酰亚胺纤维25~200份、PVC糊树脂50~600份、压延材料1~200份、超薄碳纳米管涂层材料0.1~1.2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装饰材料的配方为,按重量份数,玻璃纤维50份、聚酰亚胺纤维98份、PVC糊树脂100份、压延材料50份、超薄碳纳米管涂层材料0.3份。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的制作方式为:以合计为2~6根的玻璃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为一组、混合编织形成纤维束,将所述纤维束梳理成网、加固即得。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层的制作方式为:以1根玻璃纤维和2根聚酰亚胺纤维为一组,按三股麻花辫式进行编织形成纤维束,将所述纤维束梳理成网、加固即得。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进行加韧后,再进行编织;
所述加韧的方式为:按重量份数,将2~10份碳纳米管加入100份乙醇或氯仿中,超声分散均匀,即得纤维增韧剂;将玻璃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分别没入纤维增韧剂中,浸泡过夜,随后将各纤维小心地取出,真空环境下,从室温缓慢升温到80~90℃,保温烘干,升温速度控制在0.5~0.8℃/min,即得加韧后的玻璃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紫荆花壁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紫荆花壁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4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