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制咖啡环效应的成膜方法、成膜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5916.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丹;李波;舒霞云;莫靖宇;许克宇;陈文奂;吴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41J3/44 | 分类号: | B41J3/44;B41J3/46;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咖啡 效应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可控制咖啡环效应的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滴喷射装置(1)、图像采集装置(2)、中控单元(3)及“咖啡环效应”影响参数的调节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在微滴喷射装置中的微滴成膜附近,用以实时对微滴沉积成膜过程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图像传输至中控单元;该调节装置在中控单元的控制下,根据监测图像,对“咖啡环效应”影响参数进行调节,以控制咖啡环形成过程;所述“咖啡环效应”影响参数的调节装置包括对微滴从外部进行pH值调节的pH调节装置(5);该pH调节装置包括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酸碱液供应装置(51)及雾化装置(52);所述微滴喷射装置(1)包括工作腔(14),该工作腔通过一壳体(15)罩于微滴喷射装置(1)的运动机构上方而形成,微滴喷射装置的喷头(11)固定安装在该壳体(15)顶部;所述雾化装置(52)安装在壳体(15)上方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咖啡环效应的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2)安装在所述微滴喷射装置(1)的基板(12)下方,其包括上下放置的显微镜(21)及高速相机(22);该基板(12)为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制咖啡环效应的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环效应”影响参数的调节装置包括对所述微滴喷射装置(1)的基板(12)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4);该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环形电热丝栅(41)及液氮供应装置(42);所述微滴喷射装置(1)的运动机构设有壳体,该壳体内设有腔室(16);所述环形电热丝栅(41)位于所述基板(12)正下方排列,并与所述中控单元(3)相连;所述液氮供应装置(42)与该腔室(1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控制咖啡环效应的成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微滴喷射装置(1)开始喷射;
步骤二:启动图像采集装置(2),实时监测成膜过程中溶液内溶质的动向,当观察溶质向内部团聚明显时,表明咖啡环形成被抑制,需要增强“咖啡环效应”;当观察溶质向外部扩散明显,说明咖啡环形成过快,需要减弱“咖啡环效应”;
步骤三:调节“咖啡环效应”影响参数,通过步骤二观察结果,对影响“咖啡环效应”的参数进行调节,直到观察达到均匀成膜,记录该参数值,该参数值即为最佳成膜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控制咖啡环效应的成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做好喷射准备工作;
步骤二:设定最佳成膜参数,将事先实验好的所采用成膜材料的最佳成膜参数,输入到中控单元(3)中;
步骤三:通过“咖啡环效应”影响参数的调节装置调节参数到设定参数值;
步骤四:启动微滴喷射装置(1),开始喷射,直到均匀沉积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五:监测成膜过程,在步骤四成膜过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2)实时监测咖啡环形成过程,修正成膜装置当前参数并修正设定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59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自动送料打标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收放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