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值属性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5963.8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古天龙;张少伟;李龙;刘华东;常亮;陈汉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属性 策略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持多值属性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法,采用了MDD作为CP‑ABE中的访问结构,使得所提方案能够直接支持多值属性;此外,由于MDD访问结构减少了系统判断属性的次数,减少了访问结构中的节点数量,从而显著提高了CP‑ABE策略在加密、解密等方面的实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多值属性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分布开放的计算环境愈发流行,人们对数据进行共享和处理的操作越来越频繁。而数据在共享和处理的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安全机制,容易引发数据窃取、隐私泄露等问题的发生。传统公钥加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数据的机密性,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比如,加密方必须获取数据使用者的公钥证书方能实现加密;加密方需要接收所有用户的公钥证书,并将计算好的密文一一发送给所有数据使用者,导致加密方的计算开销、存储开销、通信开销较大。
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CP-ABE)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非对称加密方法。在CP-ABE的中,访问结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加密系统的整体效率,如加密阶段、密钥生成阶段、解密阶段的实现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加密方法,CP-ABE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的CP-ABE方案大多采用门限结构作为加密阶段的访问结构,而该类型的访问结构需要针对每个节点进行秘密拆分(加密阶段)及秘密重构(解密阶段),导致计算过程中包含大量的双线性对运算以及群内的指数运算,增加了算法复杂度。另外,由于门限结构不能直接支持多值属性系统,在将其应用于多值属性系统时,需要将多值属性进行分解,这将显著增加系统中属性数量,并最终增加系统开销。显而易见,访问结构显著影响着加密系统的整体效率,而门限结构并非CP-ABE方案中实现密文加密的最佳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法采用门限结构作为加密阶段的访问结构,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只支持二值属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持多值属性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支持多值属性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可信中心进行系统初始化,生成加密参数并公开;
步骤2、加密方设定的用户访问权限,根据设定的访问权限生成MDD访问结构,并生成对应密文返回加密方;即:
步骤21、加密方将用户的属性表示为MDD访问结构的节点;将属性的属性值表示为MDD访问结构中的边,每条边连接2个不同的节点;这样,从MDD访问结构的根节点开始到最后一层的节点结束,会形成多条由节点和边组成的路径;
步骤22、对于MDD访问结构的每一条路径:如果该条路径中的每个节点的属性值均符合访问权限,则将该条路径的最后一个节点指向节点1,并被定义为有效路径;如果该条路径中存在任何一个节点的属性值不符合访问权限,则将该条路径的最后一个节点指向节点0,并被定义为无效路径;
步骤23、对MDD访问结构的每条有效路径分别生成不同的密文组件;
步骤3、加密方根据密文组件和加密参数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即密文发送给解密方;
步骤4、解密方接收到加密方发来的密文后,向可信中心提供自己的属性集合及其对应的属性值;
步骤5、可信中心根据解密方发来的属性集合及其对应的属性值生成解密密钥,并发送给解密方;
步骤6、解密方根据收到的解密密钥对加密方发来的加密后的数据进行解密:当收到的解密密钥与MDD访问结构中的有效路径相匹配时,则解密方能够利用该解密密钥完成对加密后的数据的解密;当收到的解密密钥与MDD访问结构中的有效路径不匹配时,则解密方无法利用该解密密钥完成对加密后的数据的解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5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