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6379.4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5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鑫;何苗;蔡大静;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1/26 | 分类号: | B64G1/2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式 飞行器 姿态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包括燃气发生器、输气管、三位三通阀;所述燃气发生器通过输气管与三位三通阀连接,燃气发生器上设有点火器;所述三位三通阀的出口安装有喷管,三位三通阀中的电磁铁上依次连接有电缆(包括供电电缆和信号电缆)和插座;所述三位三通阀的壳体中设有阀芯,阀芯外围设有护套,阀芯的两侧均设有顶杆和衔铁,在电磁铁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动簧片和定簧片,动簧片和定簧片分别与信号电缆连接;所述动簧片上安装有触点,动簧片上的触点随着阀芯和衔铁的运动实现与定簧片的接触和断开。本发明依靠从喷管喷出的高速气流形成的反推力,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且本装置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便于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属于飞行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时一般通过舵面来控制飞行姿态,在飞行器速度较低时,或飞行器进入空气稀薄的高空或超出大气层时,受飞行器速度和周围空气密度的影响,不能有效控制飞行器的姿态,舵面控制飞行器姿态的作用将减弱或失效,如申请号为201610282645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多级飞行器控制系统和方法和飞行器和导弹和火箭、申请号为201410102236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的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该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依靠从喷管喷出的高速气流形成的反推力,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包括燃气发生器、输气管、三位三通阀;所述燃气发生器通过输气管与三位三通阀连接,燃气发生器上设有点火器;所述三位三通阀的出口安装有喷管,三位三通阀中的电磁铁上依次连接有电缆和插座;所述电磁铁的电磁铁壳体中设有阀芯,阀芯的两侧均设有衔铁,在电磁铁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动簧片和定簧片,动簧片和定簧片分别与电缆连接;所述动簧片上安装有触点,动簧片和定簧片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动簧片上的触点随着顶杆和衔铁的运动实现接触和断开;所述三位三通阀与电磁铁壳体仅在对接止口处有直接环形面接触。
所述喷管与三位三通阀的滑阀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为金属密封环。
所述阀芯的外围设有中间护套和内钼套,一侧的隔热管、边护套、衔铁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另一侧的边护套、隔热管、衔铁对称设置,在衔铁的一侧套接有绕组;所述绕组的一侧设有导磁盖,另一侧依次设有隔热板和法兰;所述隔热管设置在电磁铁壳体的端部,顶杆的一端与衔铁连接,另一端穿过隔热管后与阀芯对应设置。
所述电磁铁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隔热套筒,电磁铁的两端设有端盖,电磁铁壳体的两端设有隔热盖。
所述滑阀壳体通过密封圈、法兰与电磁铁壳体连接,密封圈为B形密封圈。
所述阀芯的球面的外围设有中间护套,中间护套的两侧设有边护套。
所法兰的内孔中镶嵌有外钼套,外钼套与法兰的连接处,采用密封环进行密封。
所述内钼套安装在阀芯上,内钼套与外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在内钼套上设有熔渣环形槽。
所述阀芯与隔热管间依次设有固定销、定位密封环、压套、定位弹簧。
所述燃气发生器的燃气发生器壳体中,设有固体燃料,点火器穿过燃气发生器壳体与固体燃料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6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