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7306.7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0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娇;王玉红;叶亚红;殷荣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液 样本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器,包括顶部带开口的收集箱,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带通孔的底板,底板将收集箱分隔成废液腔、积液腔,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液管道,收集箱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管道,收集管道与积液腔连通,收集管道远离收集箱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竖直方向的滑槽,滑槽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滑块连接有挡板,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磁铁块,挡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浮球,还包括伸缩杆、放置板,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磁铁块远离收集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放置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放置板位于第二浮球的下方;实现了容器采集到适当的尿液样本时切断收集管道输出尿液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器。
背景技术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临床上通过尿常规可以查出很多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脏病变、输尿管结石、血尿、蛋白尿、糖尿病和细菌感染等。
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尿液取样器不能收集定量的尿液样本后自动停止收集,尿液容易溢出洒落到用户的手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器,解决了现有尿液取样器不能收集定量的尿液样本后自动停止收集,尿液容易溢出洒落到用户的手上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器,包括顶部带开口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带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将收集箱分隔成废液腔、积液腔,所述积液腔位于废液腔的上方,所述废液腔中设置有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第一浮球,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液管道,所述收集箱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管道,所述收集管道的水平最低点高于底板的水平最高点,所述收集管道与积液腔连通,所述收集管道远离收集箱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收集管道的端面接触贴合,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磁铁块,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浮球,还包括伸缩杆、放置板,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磁铁块远离收集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位于第二浮球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块设置在两个滑槽之间,且所述第一磁铁块到两个滑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远离收集管道的一面设置有引流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连接杆、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伸缩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件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弧形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首位依次连接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外杆、定位杆,所述内杆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定位杆穿过外杆的侧壁与外杆滑动连接,所述外杆套设在内杆的表面,所述内杆的上端与第一磁铁块远离收集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杆的下端与放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尿液样本采集器,用户通过收集箱顶部的开口排入尿液,尿液首先通过底板上的通孔流入到废液腔中,随着废液腔中的液位上升带动第一浮球上移,浮球上移到一定位置时堵塞底板的通孔,便于将前端尿液进行过滤,提高采集的尿液样本的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未经鹤壁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7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