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内置保护套的耐磨汽车蓄电池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8129.4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平;张敬;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H01M50/249;H01M50/289;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苏滁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内置 护套 耐磨 汽车 蓄电池 外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内置保护套的耐磨汽车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内滑动卡接有保护壳,壳体两端内壁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滑槽,滑槽内下部侧壁开设有定位槽,保护壳两端外壁中间位置与滑槽对应固定设有滑块,滑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且滑块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侧壁固定设有套筒,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侧壁中间位置,限位块与弹簧相背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滑杆,滑杆的另一端与定位块侧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定位块活动卡接在定位槽内,在壳体收到震动或者碰撞时,壳体先受力,通过层层传递,保护壳收到的碰撞力减少,最终弹性垫的作用,外来力量消失,同时弹性垫也可对蓄电池外壁起到防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外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内置保护套的耐磨汽车蓄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传统的蓄电池外壳不具备保护和耐磨等功能,只有一个单独的电池外壳,在遇到外力震动时,很容易对蓄电池本身造成损伤,现有技术介绍以及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内置保护套的耐磨汽车蓄电池外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内置保护套的耐磨汽车蓄电池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内置保护套的耐磨汽车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卡接有保护壳,所述壳体两端内壁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下部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保护壳两端外壁中间位置与滑槽对应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且滑块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侧壁固定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侧壁中间位置,所述限位块与弹簧相背的一侧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定位块侧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活动卡接在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位于空腔外的一端顶面为弧形斜坡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四周内壁覆设有一层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保护壳内部固定安装的蓄电池外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四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风孔,所述保护壳四周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水面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内均固定一层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高度为壳体内壁高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两端顶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外壁固定设有一层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壳体收到震动或者碰撞时,壳体先受力,通过层层传递,保护壳收到的碰撞力减少,最终弹性垫的作用,外来力量消失,同时弹性垫也可对蓄电池外壁起到防磨的作用。
2.保护壳两端外壁中间位置与滑槽对应固定设有滑块,滑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滑槽的高度为壳体内壁高度的二分之一,定位块活动卡接在定位槽内,便于对保护壳限位和固定保护壳,定位块位于空腔外的一端顶面为弧形斜坡面,便于后期保护壳的拿取。
3.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水面线上,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内均固定一层防尘网,对蓄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防尘网可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和保护壳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滑块和定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通风孔、12滑槽、13定位槽、2保护壳、21凹槽、22拉绳、12第二通风孔、3滑块、31空腔、32套筒、33弹簧、34限位块、35滑杆、36定位块、4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