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8409.5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勇;于百军;李方;李玥洁;周菊霞;杨璠;王俊海;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复合型 裂缝 断裂 性能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测试的压力机上设置直偏裂缝三点剪切梁,所设置的裂缝是预制裂缝,位置距离梁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按试验要求变化设计;压力机与三点剪切试验梁之间设有两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到其相邻三点剪切试验梁的一端的距离是10cm;所述的三点剪切试验梁上端中点处设有一个施力座,所述施力座的上部设有荷载量测装置;所述三点剪切试验梁上设有应变测量装置;
(2)所述的预制裂缝下端设置第一夹式引伸计(8),测量裂缝处的滑口位移CMD;所述的预制裂缝上端两侧分别设置特制的钢垫块,布置第二夹式引伸计(11),测量裂缝竖向张口位移CVOD;
(3)压力机通过施力座向所述直偏裂缝三点剪切试验梁施加测试载荷P,通过荷载量测装置测出施加的最大测试荷载Pmax,通过应变测量装置测出起裂荷载Pini;
(4)所述的第一夹式引伸计(8)与第二夹式引伸计(11)分别测试到断裂整个过程中的裂缝滑口位移CMD以及裂缝竖向张口位移CVOD,断裂扩展轨迹为非线性,得到断裂过程中Ⅰ型破坏的张开位移CMOD:
(5)根据所述试验的测试结果,可以完成Ⅰ-Ⅱ复合型裂缝中Ⅰ型、Ⅱ型破坏的断裂参数的确定,其中,Ⅰ型破坏断裂参数的确定由截面处的正应力分布决定,具体如下:
①Ⅰ型断裂失稳韧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式中,为失稳断裂韧度;Pun为失稳荷载;m为试件支座间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S为试件两支座间的跨度;ac为有效裂缝长度;t为试件厚度;h为试件高度;θ为断裂角,为裂缝扩展轨迹与竖直轴线形成的角度,单位为弧度;
②Ⅰ型断裂起裂韧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式中,为起裂断裂韧度;Pini为起裂荷载;a0为初始裂缝长度;
(6)裂缝破坏过程中,Ⅱ型断裂参数的确定由截面处的剪应力分布决定,具体如下:
①Ⅱ型断裂失稳韧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为Ⅱ型失稳断裂韧度;
②Ⅱ型断裂起裂韧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为Ⅱ型断裂起裂韧度;
(7)根据所述的计算断裂韧度,建立更为准确的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相关性方程:
式中,a、b、c、d为拟合参数;KIC为纯I型断裂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裂缝是按照《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中的三点弯曲试验梁的预制裂缝的方式,所布置的位置根据试验要求设计,用于完成不同KⅠ/KⅡ比例下的复合断裂韧度的比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式引伸计(11)是采用菱形棱柱体垫块固定,第二夹式引伸计(11)采用裂缝尖端中心对称的方式单端固定在混凝土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试装置是指固定在预制裂缝处位移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量测装置为荷载传感器,所述应变测量装置是粘贴在预制裂缝尖端两侧的电阻应变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点剪切试验梁是指偏裂缝布置的《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中的三点弯曲试验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得到的Ⅰ型、Ⅱ型断裂韧度,建立更为准确的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相关性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4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