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8611.8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峰;徐格林;叶瑞东;朱武生;蔡浩荻;查明明;樊新颖;马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李晓峰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经鼻脑 靶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瓶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瓶体上端的喷头、药物发射组件和用于固定药物模块的药物固定组件,所述的药物固定组件和药物发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本发明设计的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拆卸,易于清洗,本发明装置将可拆卸装置与预混药物分开,并将药物按照常用或推荐剂量装填至特殊的储药容器中,通过两者的组合使用达到简单、高效、定量、清洁给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血脑屏障是一层介于体循环与中枢神经系统间的天然屏障,其在发挥屏障作用,阻挡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入脑的同时,也阻碍了许多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现行的许多给药方法,如经颅原位注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等,均因创伤性强、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原因,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
嗅神经的终末分支分布于嗅粘膜,作为12对颅神经之一,其存在使得外界物质经嗅神经及其相关通路入脑存在可能。另外,鼻腔中亦有三叉神经分支的分布,且鼻黏膜存在广泛分布的血管及淋巴管可与颅内沟通,故药物经鼻入脑既能避开血脑屏障,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给药难度。
目前的经鼻给药装置在药物的分散、传输及分布方面日臻成熟。从简单的鼻腔清洗喷壶、鼻腔喷雾,到超声雾化、渗透泵在经鼻给药装置上的应用,药物在鼻腔内的分布已经可以达到分布广泛且分散均匀的目的。然而多数装置在药物储存方面存在不足。
传统的直接滴鼻法使用现混或预混的药物直接滴鼻,其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给药量,然而滴鼻前需配置药物,在临床使用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对于患者而言,复杂的操作降低了使用的依从性。
经鼻药物与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常见于液体喷雾、渗透泵、超声雾化装置等,其给药方便,药物混合均匀,可有效提高经鼻给药的治疗效果。而许多装置没有防止回流的部分,直接与外界沟通,增大了药物污染变质的可能,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有效期。且鼻腔为有菌环境,长期使用该装置有引起继发感染的风险。且多数一体化装置难以拆卸,故清洗护理的障碍也会导致污染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装置将可拆卸装置与预混药物分开,并将药物按照常用或推荐剂量装填至特殊的储药容器中,通过两者的组合使用达到简单、高效、定量、清洁给药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瓶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瓶体上端的喷头、药物发射组件和用于固定药物模块的药物固定组件,所述的药物固定组件和药物发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
所述喷头的内部设有给药通道,所述给药通道的上端安装有滤嘴,所述给药通道的下端为倒漏斗状;
所述的药物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架Ⅰ,所述的支撑架Ⅰ通过弹簧可升降的安装在所述瓶体内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架Ⅰ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药物模块放置在支撑架Ⅰ上,所述药物模块的底部对准所述的圆形通孔;
所述的药物发射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的瓶体内上下滑动的支撑架Ⅱ,所述的支撑架Ⅱ上设有圆柱,所述的圆柱设在所述支撑架Ⅰ的圆形通孔的正下方;
所述的药物模块为密封的装有药物的储药容器,所述储药容器的上部为倒漏斗状并与所述给药通道下端的倒漏斗状相配合,所述储药容器的侧壁由硬质材料制成,底面为能够封闭所述储药容器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底面或具有高强弹性的底面,所述储药容器的药物出口端采用薄膜进行密封。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架Ⅰ上安装有升降把手用于控制所述药物固定组件的高度,所述升降把手的一端固连在支撑架Ⅰ上,另一端通过开设在所述瓶体一侧侧壁上的竖向滑槽上下滑动控制所述药物固定组件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