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停船快速船闸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8983.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柏青;张茜;刘诗语;鞠汶倩;王路遥;杨欣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群 闸门 大边墙 小边 闸室 门槛 交界处 上游 船闸 转动 底板 下游引航道 电机系统 管理方便 圆弧形 圆心角 水坑 地布 内墙 小孔 室内 节约 能源 | ||
一种不停船快速船闸,包括上游引航道、下游引航道和闸室,闸室由圆弧形的圆心角为120°的大边墙和小边墙所围成,大边墙和小边墙之间设有上游门槛和下游门槛;在闸室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的转动内墙和一个电机系统;在转动内墙上均匀地布设有6个闸门,闸门由一节静闸门和一节动闸门所构成;在闸室的底板上布设有两个孔群,孔群由若干个小孔所组成,其中一个孔群位于小边墙与上游门槛交界处附近,另一个孔群位于大边墙与下游门槛交界处附近,两个孔群的下面设有输水坑。本发明具有过船程序少、过船时间短、可连续过船、节约能源和管理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停船快速船闸。
背景技术
船闸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为通航而修建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现有的船闸是通过向两端有闸门控制的闸室内灌水、泄水来升降闸室内水位,从而保证船舶通过航道上集中水位差区域。当船舶上行,由下游向上游行驶时,先待闸室内水位降至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下游闸门,船舶进入闸室,停船,关闸门,灌水,待水位升高到与上游水位齐平后,开上游闸门,船舶即可出闸驶向上游。船舶下行时则相反。船舶在通过船闸时要经过关闸、系锚、灌水或泄水、闸门打开、松开锚绳、船舶通过等多个程序,且每个程序都要耗费较长时间,因此目前船闸的过船时间长。在一些过往船只较多的船闸,过闸拥挤已经常态化,在高峰期,后面的船舶待闸时间会越来越长,造成大量船只滞留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水路运输的物流时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船闸存在的过船程序多、过船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停船快速船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不停船快速船闸,包括上游引航道、下游引航道和闸室,闸室由圆弧形的大边墙和小边墙所围成,大边墙和小边墙的圆心角均为120°,大边墙和小边墙之间设有上游门槛和下游门槛,上游门槛和下游门槛的高度很低;在闸室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的转动内墙和一个电机系统,转动内墙在电机系统的驱动下可旋转;电机系统安置在一个电机井内;在转动内墙上均匀地布设有6个闸门,闸门由一节静闸门和一节动闸门所构成,静闸门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内墙上,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动闸门相连接,闸门上设有弹簧以便控制动闸门与静闸门的相对角度;在闸室的底板上布设有两个孔群,孔群由若干个小孔所组成,其中一个孔群位于小边墙与上游门槛交界处附近,另一个孔群位于大边墙与下游门槛交界处附近,孔群所占区域相对于转动内墙圆心的圆心角大小在60°至120°之间,孔群的下面设有输水坑。
优选的,所述上游门槛和下游门槛均为圆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实现了船舶在闸室内行驶的同时闸室内水位逐渐升降,船舶在通过船闸的整个过程中无需停船,也没有关闸、开闸等过船程序,过船程序少,过船时间短。
2)本发明实现了连续过船,后一个船舶无需等到前一个船舶驶出闸室就可以进入闸室,过船效率较高。
3)本发明利用了上、下游水位差来辅助推动闸门旋转,减小了船闸运行的能源消耗,具有节能效果。
4)本发明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地打开和关闭闸门,工作人员日常主要负责监控船闸的运行状况,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运行管理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游引航道,2-闸门,201-动闸门,202-静闸门,3-闸室,4-大边墙,5-输水坑,6-孔群,7-下游引航道,8-下游门槛,9-电机井,10-转动内墙,11-小边墙,12-电机系统,13-上游门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8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