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0039.9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田阳;刘嘉;郑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7/54;A61K47/69;A61K49/00;A61P35/00;B82Y5/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 31319 | 代理人: | 夏思秋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酞菁铜 分子 诊疗 一体化 纳米 探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包括六方氮化硼纳米片,酞菁铜分子以及两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所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与装载酞菁铜分子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通过π-π堆积作用结合;其中,所述两组寡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寡核苷酸序列为AS1411修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粒径为80~100nm,厚度为14-16nm。
4.一种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
在浓硫酸中,六方氮化硼粉末,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再通过超声处理,得到所述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
(2)酞菁铜-核苷酸序列复合物的制备
(2-1)将两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溶于缓冲液中,分别在水浴锅中加热,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形成二级结构HG1和HG2;所述两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分别为如SEQ ID NO.1~2所示;
(2-2)将得到的二级结构HG1和HG2与酞菁铜分子孵育,得到酞菁铜-核苷酸序列复合物CuPc@HG;
(3)诊疗一体化探针的制备
将步骤(2)制备的酞菁铜-核苷酸序列复合物与步骤(1)制备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混合孵育,得到所述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探针CuPc@HG@B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0℃;和/或,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14h;和/或,所述六方氮化硼粉末,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1-2):(0.5-1.5):(8-11);和/或,所述超声的条件为85-110kW;和/或,所述超声的时间为0.5~2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所述缓冲液的配方是25~30mM Tris-HCl,175~225mM KCl,2~5mM MgCl2,pH=7.2~7.5;和/或,溶于缓冲液中后,所述两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的终浓度分别为5-20µM;和/或,所述加热的温度为90-98℃;和/或,所述加热的时间为3-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所述二级结构与酞菁铜分子的摩尔比为(0.5:2)~(2:1);和/或,所述孵育的温度为35~40℃;和/或,所述孵育的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合后,所述酞菁铜-核苷酸序列复合物的终浓度为15~25µM;和/或,混合后,所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终浓度为90~120µg/ml;和/或,所述孵育的温度为35~40℃;和/或,所述孵育的时间为10-30min。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酞菁铜分子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诊疗一体化探针在制备体内检测microRNA-21的试剂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诊疗一体化探针在制备用于细胞内microRNA-21成像及生物传感的产品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诊疗一体化探针在制备光动力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00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电装置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