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盖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0459.7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士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耐特碳化硅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B23P15/00;B29C3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盖 非金属内衬 金属骨架结构 内衬层材料 过渡结构 非金属材料 附加结构 加热熔融 浇注成型 金属骨架 内衬层 外边沿 浇注 充填 贴附 脱层 剥落 排气 制造 金属 | ||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的泵盖及其制造方法,泵盖包括金属骨架结构层和非金属内衬层,金属骨架结构层上与非金属内衬层接触的一侧设有凹槽,外边沿处还设有过渡结构,非金属内衬层通过加热熔融、浇注成型的办法,完全充填于凹槽并牢固贴附在金属附加结构层上。通过凹槽、过渡结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非金属材料内衬层和泵盖金属骨架之间的抗拉强度,并确保了内衬层材料浇注时下料顺畅和充分排气,避免了内衬层材料的剥落、脱层、开裂、气孔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盖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泵盖从材料上分两大类,一类是金属铸造件,另一类是非金属材料和泵盖金属骨架复合件,目前市场上非金属材料内衬复合件中的泵盖金属骨架结构设计,只是将泵盖需要做非金属材料内衬零件表面尺寸简单地缩小,然后再通过非金属材料内衬来填充缩小部分的尺寸。而这些常用的泵盖金属骨架结构设计在做非金属材料内衬时抗拉强度不够,客户使用时,产品容易造成非金属内衬层脱落、开裂和边沿脱层泄露,从而缩短该产品的使用寿命;非金属内衬材料跟泵盖金属骨架抗拉强度不够,厂家在生产该零件时,会经常出现非金属材料内衬表面开裂和部分脱层,从而需要二次加工来处理异常品质,导致制造成本上升和生产周期延长,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发明专利(CN106050724,一种内衬树脂碳化硅的脱硫泵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脱硫泵,其前泵盖和后泵盖内壁均设有内衬,内衬材料为树脂碳化硅材质,加热浇注成型在泵盖内壁上,提高了泵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但是这种在泵盖上设置非金属内衬的方法,是在光滑的泵盖内壁上热浇注一层碳化硅材料,尽管内衬材料中含有环氧树脂粘结剂,在使用过程中仍会由于化学试剂的腐蚀和环氧树脂的老化等因素与泵盖内壁发生开裂或脱层,导致抗拉强度不足,影响使用寿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96325,废酸浓缩轴流泵的泵盖)公开了一种由金属嵌件和陈层组成的泵盖,陈层采用内衬外包形式固定在金属嵌件上,金属嵌件上设有若干个孔或燕尾槽或加强筋,衬层为氟塑料、玻璃钢等材质,充填于金属嵌件上的燕尾槽内并外包在金属嵌件上,提高了衬层与金属嵌件的结合强度。中国发明专利(CN101041262,一种钢塑复合耐腐蚀混流泵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泵,泵盖材料为铸铁、碳钢制成的骨架,在泵盖表面分别开有大小不等的燕尾槽,将加热后的氟塑料通过挤压装置挤压到燕尾槽中,并在覆盖的表面上钻孔、攻丝后,用螺钉锁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704,一种泵的内衬)公开了一种在金属材质的泵表面设置内衬的方法,可在泵后盖的表面设置若干个内大外小槽,将氟材料加热熔融后注入槽内,冷却后即与金属件的泵后盖结合,不仅保持了泵的机械强度,还提高了泵的耐腐蚀性。上述几种方法通过在金属泵盖上设置燕尾槽或内大外小槽的方法,使加热后的衬层材料先充填燕尾槽或内大外小槽内,通过特殊的槽确保了衬层材料难以从金属泵盖中牵拉出去,但是,在未设置槽状结构的部位尤其是边缘附近结合仍然不够紧密,衬层极易剥落或脱层,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泵盖金属骨架与内衬材料结合不够紧密,抗拉强度不够,易出现衬层脱落、开裂或边沿脱层泄露,缩短产品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盖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泵盖包括金属骨架层和非金属内衬层,非金属内衬层包覆于金属骨架层的内侧表面;在工作过程中,介质仅与泵盖上的非金属内衬层接触,不会接触到金属骨架层,避免了介质对金属骨架层的腐蚀,可延长泵盖的使用寿命。
在金属骨架层上设有凹槽Ⅰ和过渡结构;所述非金属内衬层完全充填于凹槽Ⅰ和过渡结构中;设计凹槽Ⅰ和过渡结构可以使非金属内衬层充填其中,增大非金属内衬层与金属骨架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凹槽Ⅰ和过渡结构位于金属骨架层的内侧,凹槽Ⅰ内部的拐角处均为圆角设计,可避免应力集中,确保金属骨架层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耐特碳化硅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耐特碳化硅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0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压泵组件及净水机
- 下一篇:并联输液泵用集成式连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