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1308.3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6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领;赵武;蒋薇;万浩;周钳淼;郭鑫;于淼;张凯;杜琳;于泽源;吴年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B05B13/02;B05B14/10;B05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可调 阵列 式微 润滑 超声 振荡 喷头 | ||
1.一种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导管、回收导管以及冷却本体,所述冷却本体包括微射流喷射组件和回收组件,所述冷却本体还包括封闭的微射流喷射腔,所述输入导管设置于所述冷却本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微射流喷射腔连通,所述回收导管位于所述微射流喷射腔,且将所述回收组件和外接真空机连接;
所述冷却本体包括盖板、底板以及侧壁,所述盖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壁围合成所述微射流喷射腔;
所述微射流喷射组件和所述回收组件均位于所述侧壁,且所述微射流喷射组件和所述回收组件相邻设置;
所述微射流喷射组件包括冷却液喷射体、压电陶瓷体以及具有微射孔的微射流喷头,所述冷却液喷射体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所述压电陶瓷体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喷射孔;
所述微射流喷头的数量、所述第一喷射孔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喷射孔的数量均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微射流喷头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二喷射孔和所述第一喷射孔;
所述回收组件包括颗粒回收体和吸入盖板,所述颗粒回收体包括吸入面板和一端开口的吸入腔,所述吸入面板为所述吸入腔的底壁,所述吸入盖板盖设于所述吸入腔,所述吸入面板开设有多个颗粒吸入孔,所述吸入盖板开设有回收流通孔,所述回收导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回收流通孔,且与所述吸入腔连通,所述回收导管的另一端与外接真空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微射流喷头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微射流喷头包括聚焦喷头和中心喷头,所述中心喷头设置于矩形阵列的中心位置,所述聚焦喷头位于所述中心喷头的周向,且所述聚焦喷头具有能够向矩形阵列的中心位置喷射的喷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射流喷头包括连通段和喷射段,所述连通段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二喷射孔和所述第一喷射孔,所述喷射段位于所述压电陶瓷体的远离所述冷却液喷射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孔和所述第二喷射孔的内周壁均涂覆有氧化锌或石墨烯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射流喷头的微射孔内壁设置有氧化锌或石墨烯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射流喷射组件和所述回收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微射流喷射组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回收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微射流喷射组件和所述回收组件相邻设置,且围合成所述微射流喷射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射流可调的阵列式微量润滑超声振荡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导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为“T”字型,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回收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穿设于所述冷却本体的顶部,且与外接真空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13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