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2071.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强;郭庆洲;高杰;李洪辉;李洪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14 | 分类号: | C10G6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烯烃 合成 产品 加氢 方法 | ||
一种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高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原料和循环油混合后依次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区和第二加氢反应区进行反应,其反应流出物经气液分离后,所得的液相物流进行分馏,得到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所述轻质物料作为循环油循环至原料罐,所述重质物料为精制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改善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的进料状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中,物料在固定床床层偏流或加氢不完全问题,并且获得了质量优良的精制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α烯烃合成油的处理,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生产优质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
背景技术
聚α烯烃合成油(PAO)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线性α烯烃发生聚合,并将聚合产物进行加氢处理获得的结构规则的长链烷烃。聚α烯烃合成油的黏温性、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和蒸发性等均优于矿物基础油,已成为较理想的基础油,广泛用于配制高档和专用的润滑油。聚α烯烃合成油可调制不同品种的柴油机油、汽油机油、冷冻机油、热传导油、压缩机油、自动传动液和润滑脂等,尤其能调制高温及极寒条件下的润滑油,在很多苛刻条件下使用。
一般的线性α烯烃(主要是C8~C12)采用三聚、四聚、五聚可以生产低黏度的PAO产品,其100℃运动黏度在4~20mm2/s。如果聚合的PAO的100℃运动黏度为40~1000mm2/s,则称为高黏度的聚α烯烃合成油。
聚合后的PAO产品需要进行加氢,以饱和残余的烯烃组分,降低PAO油品的溴价,改善PAO油品的安定性。
CN105008409A公开了一种高黏度PAO的加氢方法,将高黏度PAO投置于高压釜中,采用质量比1%的镍系催化剂,在2.0MPa压力、130℃条件下,与氢气反应6h,将反应产物过滤分离出催化剂组分,得到无色透明的加氢产品。
采用现有技术固定床加氢工艺处理高黏度的PAO时,容易造成物料在床层偏流或加氢不完全。采用的间歇高压釜式加氢技术时,存在催化剂耗量大、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高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原料时存在的,物料在固定床床层偏流或加氢不完全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包括:高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原料和循环油在原料罐内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合物料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区,在氢气存在下依次与加氢保护剂和加氢精制催化剂I接触进行反应,其反应流出物直接进入第二加氢反应区与加氢精制催化剂II接触进行反应,其反应流出物经气液分离后,所得的液相物流进行分馏,得到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所述轻质物料作为循环油循环至原料罐,所述重质物料为精制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
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I和加氢精制催化剂II含有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加氢活性金属组分,所述载体为氧化铝和/或氧化硅-氧化铝,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选自镍、钴、钼、钨中的至少两种组分。
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第一加氢反应区内装填加氢保护剂与加氢精制催化剂I的装填体积比为1:9~1:2。
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加氢保护剂含有氧化铝载体及负载在该载体上的第VIB族和/或第VIII族加氢活性金属组分,所述氧化铝载体的孔分布为孔直径为10-20纳米的孔的孔容占总孔容的百分数70%~98%。进一步优选,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选自镍、钴、钼、钨中的至少两种组分,以加氢保护剂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镍和/或钴的含量为0.1~4重量%,钼和/或钨的含量为4~12重量%。
在优选的情况下,以加氢精制催化剂I或加氢精制催化剂II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镍和/或钴的含量为1~5重量%,钼和/或钨的含量为12~35重量%。进一步优选,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为镍和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