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2094.1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萍;童莹慧;张轶雯;戴纯辉;丁海樱;辛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0;A61P17/10;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落新妇10~80份、黄柏3~10份、赤芍10~50份、生地10~30份和金银花10~100份。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靶向药致痤疮样皮疹的治疗效果好、且见效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靶向药致痤疮样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点,选择针对性的阻断剂,有效干预受该标志性分子调控及密切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靶向药物在肿瘤中的治疗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也不容小觑。
痤疮样皮疹是肿瘤患者使用EGFR拮抗剂最为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据统计,其发生率可达70%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干燥,掌、趾、处出现龟裂和甲沟炎等。增加了肿瘤患者的痛苦,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甚至因不能耐受毒副反应中止治疗而影响疗效。痤疮样皮疹治疗西医常应用抗生素、外用激素等方法治疗,效果不甚明显,且毒副作用大。中医药在治疗靶向药痤疮样皮疹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但目前采用的中医药方法还存在疗效不稳定、治疗显效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靶向药致痤疮样皮疹的治疗效果好、且见效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落新妇10~80份、黄柏3~10份、赤芍10~50份、生地10~30份和金银花10~100份。
优选的是,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落新妇25~55份、黄柏5~8份、赤芍20~36份、生地15~25份和金银花30~6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落新妇、黄柏、赤芍、生地和金银花进行提取,得到中药组合物;
或对落新妇、黄柏、赤芍和生地进行提取,将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与制绒或粉碎后的金银花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提取的方法包括煎煮、回流提取、浸渍提取、超声提取或渗漉提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的是,所述提取用溶媒包括水或稀醇。
优选的是,所述提取用溶媒为乙醇在水中体积比为0~60%的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靶向药致痤疮样皮疹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是,所述靶向药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克唑替尼、西妥单抗、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是,所述肿瘤包括包括卵巢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下颌癌、白血病、淋巴癌和膀胱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通过落新妇、黄柏、赤芍、生地和金银花的合理配伍,对靶向药致痤疮样皮疹的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既可内服,也可外用,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另外,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动物实验表明,对S180ICR小鼠模型的抑瘤率达6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