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旋翼、固定翼飞行模式单机翼飞行器及模式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2322.5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3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杭皓天;李超群;王今;宋文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6 | 分类号: | B64C27/06;B64D2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固定 飞行 模式 机翼 飞行器 切换 方法 | ||
1.兼具旋翼、固定翼飞行模式单机翼飞行器,包括机身(6)、尾翼(7)、轮组(8)、带有电源的可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的控制箱(9),以及设置在机身(6)上的燃油动力系统(3)、旋转主轴系统(1),以及与旋转主轴系统(1)相结合的机翼系统(2),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主轴系统(1)包括用于制动主轴(102)的刹车机构(10)、固定在机身(6)上的轴基座(101)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轴基座(101)上的主轴(102),所述主轴(102)向上穿过机身(6)且可相对机身(6)转动;
所述机翼系统(2)包括一固定在主轴(102)上端的翼根座(201),以及一对攻角可调安装在翼根座(201)两相反侧的机翼(202);
所述燃油动力系统(3)配套设有接气管路(4)、供气管路(5),所述燃油动力系统(3)包括一对分别安装在机身(6)两侧的涡喷发动机(301),所述涡喷发动机(301)排气端设有与控制箱(9)控制连接的尾喷光圈阀(301a),所述接气管路(4)进气侧与涡喷发动机(301)排气端相接通且接通位置处于尾喷光圈阀(301a)密封侧,所述主轴(102)为空心结构且其空腔同时接通接气管路(4)排气侧和供气管路(5)进气侧,并且接气管路(4)排气侧与主轴(102)通过旋转接头(403)连接,所述供气管路(5)穿装机翼(202),每个机翼(202)的翼端设有两个排气方向相反的、与供气管路(5)排气侧相接的翼端喷气孔(202a),其中两个呈对角线排布的翼端喷气孔(202a)在垂直升降时与供气管路(5)排气侧形成通路关系;
所述主轴(102)配置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04)、不完全齿轮(105)、定位齿轮(106),所述伺服电机(104)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9)连接且安装在机身(6)内,所述定位齿轮(106)同轴套装在主轴(102)上,所述不完全齿轮(105)同轴套装在伺服电机(104)的输排主轴上,所述不完全齿轮(105)上设有齿面(105a)、非齿面(105b),所述不完全齿轮(105)的齿面(105a)在主轴(102)停转时与定位齿轮(106)形成啮合关系,所述不完全齿轮(105)的非齿面(105b)始终与定位齿轮(106)分离且在主轴(102)正常旋转时正对定位齿轮(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旋翼、固定翼飞行模式单机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02)纵向转动连接翼根座(201),所述机翼(202)的旋转轴线与其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机翼系统(2)包括用于调整机翼(202)攻角的攻角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旋翼、固定翼飞行模式单机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5)包括安装在主轴(102)上端的三通转换管(506),以及一对分别相对活动地穿装在两个机翼(202)内部的通气管(501),所述三通转换管(506)具有一与主轴(102)空腔相接通的进气端,所述三通转换管(506)还具有两个分别接通两个通气管(501)进气端的排气端,每个通气管(501)排气端均旁通有两个分别插配两个翼端喷气孔(202a)的、可柔性变形的旁通管路,每个旁通管路均设有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箱(9)连接的通断阀(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旋翼、固定翼飞行模式单机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系统(2)包括一对分别作为两个机翼(202)纵转支承的旋转支承筒(203),所述旋转支承筒(203)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旋转支承筒(203)轴线与机翼(202)纵转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支承筒(203)一端固定在三通转换管(506)上,所述通气管(501)穿过旋转支承筒(203)并与旋转支承筒(203)内壁之间保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旋翼、固定翼飞行模式单机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气管路(4)包括三通接头组件(401)、一对接气管(402),所述三通接头组件(401)包括一个输排主管(401a)、两个进气支管(401b),两个进气支管(401b)分别接通两个接气管(402),两个接气管(402)分别接通两个涡喷发动机(301)排气端,所述输排主管(401a)通过旋转接头(403)与主轴(102)形成相对转动配合关系且与主轴(102)空腔相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