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黑水虻成虫产卵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2528.8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英;郑增豪;徐松;邝文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黑水 成虫 产卵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黑水虻成虫产卵效率的方法。在养殖室内,分批次投蛹,一个繁育周期内投蛹的批次为2‑5批,总投蛹量为13700条/m3‑19200条/m3,每个繁育周期为20天‑40天。本发明通过分批次进行投蛹,并对投蛹量以及投蛹批次进行调节,使黑水虻成虫的密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使得在保持高单雌产卵率的前提下,最大化地缩减产卵所需时间和空间,最终得到了一种大规模地、高效率地黑水虻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黑水虻成虫产卵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L),属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学名亮斑扁角水虻,是一种利用价值非常高的资源昆虫和环境昆虫。黑水虻幼虫在自然界以动物粪便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能够有效地减少粪便堆积,防止家蝇滋生;烘干的黑水虻幼虫可以加工成昆虫干粉,替代鱼粉,成为优质的饲料原料;黑水虻因其具有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物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随着黑水虻价值的发现,人们开始进行黑水虻人工养殖。黑水虻作为一种经济昆虫,为了使其大规模繁殖,人们不断地在人工繁殖领域进行探索。黑水虻养殖的技术瓶颈之一为黑水虻成虫繁育。尽管小规模的黑水虻成虫产卵率较高,单雌产卵率可大于700粒/雌。然而,当放大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黑水虻成虫的产卵率将大幅度下降,平均只有300-400粒/雌,这大大降低了黑水虻的繁殖效率。这种现象在家蝇中同样存在,实验室条件下,雌性家蝇大致可产出729个卵(25℃),单在大规模饲养条件下,期产卵能力较低,15天的蝇卵收集期内,每只雌性家蝇能产200-400枚卵。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地、大规模地提高黑水虻繁育效率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黑水虻成虫产卵效率的方法。通过控制合适的虫口密度以及控制雌雄成虫性比提高黑水虻雌虫交配率,提高成虫产卵率,实现黑水虻大规模人工繁育。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黑水虻成虫产卵效率的方法,在养殖室内,分批次投蛹,一个繁育周期内投蛹的批次为2-5批,总投蛹量为13700条/m3-19200条/m3,每个繁育周期为20天-40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投蛹量为15500条/m3-18600条/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繁育周期的第1天-第12天为投蛹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批次投蛹的间隔时间为2-10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批次的蛹投入量为3400条/m3-9000条/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蛹的批次为2批,所述投蛹批次间的间隔时间为7-8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批次的蛹投入量为3470条/m3-8666条/m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繁育周期为25-35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殖室的温度为28±2℃,所述养殖室的湿度为4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殖室的面积为60m2-90m2,所述养殖室的高度为2m-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芮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算方法、系统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运算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