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2741.9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称华;陈小兵;季本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通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态氮 铵态氮 待测样品 水溶 检测 滴定操作 硫酸亚铁还原剂 等量 滴定 水中 制备 溶解 转化 | ||
1.一种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待测样品是否含有铵态氮,若否,进行步骤2);若是,进行步骤3);
2)将待测样品溶于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适量的锌-硫酸亚铁还原剂,将样品中的硝态氮完全转化为铵态氮,然后进行滴定操作,得到样品中硝态氮的含量;
3)按照步骤2)的滴定操作对待测样品进行滴定,测定样品中铵态氮的含量,记为ω1;再重新取等量的待测样品,进行步骤2)的操作,得到样品中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总含量,记为ω2;最后计算样品中硝态氮的含量为ω1-ω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硫酸亚铁还原剂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备:将一定比例的硫酸亚铁和锌粉混合后研磨备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硫酸亚铁还原剂中锌粉的质量百分数为18%~22%,研磨至小于或等于60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硝态氮的转化:按比例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置于蒸馏管中,加入纯水至充分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锌-硫酸亚铁还原剂,混合后置于定氮仪上并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蒸馏;
22)按比例将硫酸溶液与混合指示剂进行混合接收氨液,当蒸馏液的体积达到一定值时,检测蒸馏操作中流出的液滴的酸碱性,若为酸性,则结束蒸馏进行滴定操作;
23)根据滴定操作结果计算硝态氮的含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的质量为0.5g~2g,所述锌-硫酸亚铁还原剂的质量为6g~12g,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390g/L~410g/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不小于20mL,所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5mol/L~1mol/L,所述硫酸溶液的体积为不小于50mL,所述混合指示剂的加入量为4滴~5滴,当蒸馏液的体积达到一定量时检测蒸馏操作中流出的液滴的酸碱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1)硝态氮的转化,称取0.5g~2g待测样品置于蒸馏管中,加入70mL的纯水,充分溶解后,加入8g锌-硫酸亚铁还原剂,轻轻摇晃后置于定氮仪上加入20mL 4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蒸馏;
22)将50.0mL浓度为0.5mol/L的硫酸溶液和4滴~5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混合接收氨液,当蒸馏液达到300mL时,检测蒸馏操作中流出的液滴是否显碱性,若否,则结束蒸馏进行滴定操作;
23)根据滴定操作结果计算硝态氮的含量。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操作具体为: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硫酸至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呈灰绿色为滴定终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态氮含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ω表示硝态氮的含量;C表示待测样品及空白试验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V1表示测定试样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V2表示空白试验时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0.01401表示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单位为g/mmol;m表示待测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9.一种还原剂,其特征在于,由硫酸亚铁和锌粉混合后研磨制成,所述锌粉的质量百分数为18%~22%。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还原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水溶肥硝态氮含量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通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通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27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