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苓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3240.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山县福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松木 菌种成活率 菌丝 接合 出苗率 出丝 菌种 种植 树根 取材 嫁接 播放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种植方法,包括步骤:树兜制作,菌种播放,嫁接,将一节长1.2米高的松木段与树兜树根接合,让菌丝转移过来长成茯苓,再将茯苓嫁接到树兜上进一步成长。菌种成活率高,出丝和出苗率高,产量高,有选择性的取材也摆脱了纯天然环境,降低了成本和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特别是茯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是名贵药材,分为野生和人工种植,目前的人工种植只是简单的选择适宜环境的树林进行埋种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低、成本高、劳动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茯苓种植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茯苓种植方法,包括步骤:
A.树兜制作,首先将松木离地面高50公分砍倒,铲皮10公分留10公分,看树的大小一路铲皮一路留皮,用锄头扒开表面上的泥土,露出地平线上的松树根,遇到小根砍掉,留大根,根的两侧皮铲除,保留底面和顶面的根皮给接种菌丝顺皮慢延;
B.菌种播放,通过整理清出后1个半月就开始接种了,接种时要选晴天或阴天,用斧头铲除松木根部湿度较大的一块树皮,露出新鲜的木质皮来,然后取菌种直接贴在新鲜的木质皮上,然后用农用百克威颗粒撒适量在菌种周边做为防蚁药;最后用菌种袋膜盖在菌种上,埋土压实即可;2-3个月后菌丝分布在树蔸的树根两侧,可以进入人工嫁接;
C.嫁接,将一节长1.2米高的松木段与树兜树根接合,让菌丝转移过来长成茯苓,再将茯苓嫁接到树兜上进一步成长。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菌种播放经过半条月后要到地里面检查一次是否有白蚁来吃菌种,顺手轻轻打开菌种袋膜,发现有白蚁立即用手提喷雾器装水配适量敌敌畏喷杀,严防菌种被蚂蚁吃食。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菌种繁殖成菌丝后转移到松木段长成茯苓,再嫁接回树兜,有效利用了松木段的营养,相当于给树兜增加了营养,菌种成活率高,出丝和出苗率高,产量高,有选择性的取材也摆脱了纯天然环境,降低了成本和劳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茯苓种植方法,包括步骤:A.树兜制作,首先将松木离地面高50公分砍倒,铲皮10公分留10公分,看树的大小一路铲皮一路留皮,用锄头扒开表面上的泥土,露出地平线上的松树根,遇到小根砍掉,留大根,根的两侧皮铲除,保留底面和顶面的根皮给接种菌丝顺皮慢延;B.菌种播放,通过整理清出后1个半月就开始接种了,接种时要选晴天或阴天,用斧头铲除松木根部湿度较大的一块树皮,露出新鲜的木质皮来,然后取菌种直接贴在新鲜的木质皮上,然后用农用百克威颗粒撒适量在菌种周边做为防蚁药;最后用菌种袋膜盖在菌种上,埋土压实即可;2-3个月后菌丝分布在树蔸的树根两侧,可以进入人工嫁接;C.嫁接,将一节长1.2米高的松木段与树兜树根接合,让菌丝转移过来长成茯苓,再将茯苓嫁接到树兜上进一步成长。菌种成活率高,出丝和出苗率高,产量高,有选择性的取材也摆脱了纯天然环境,降低了成本和劳动量。
菌种播放经过半条月后要到地里面检查一次是否有白蚁来吃菌种,顺手轻轻打开菌种袋膜,发现有白蚁立即用手提喷雾器装水配适量敌敌畏喷杀,严防菌种被蚂蚁吃食。
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包含在权利要求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山县福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未经英山县福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