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高保真且3’末端加“A”产物的PCR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3520.3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达权;石静;周莉莉;张欣;胡桐;张钦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高保真 末端 产物 pcr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高保真且3’末端加“A”产物的PCR法,该方法为:首先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各反应组分与高保真Taq DNA polymerase,然后按如下反应程序进行PCR扩增:(1)95℃预变性2min;(2)95℃,15sec;退火温度,30sec;72℃,延伸时间;28循环;(3)在反应的PCR管中直接加入普通Taq DNA聚合酶并混匀;(4)95℃,15sec;退火温度,30sec;72℃,延伸时间;3循环;(5)72℃,10min。本发明在利用高保真Taq DNA polymerase进行PCR反应的最后3个循环中加入普通Taq DNA polymerase,PCR完成后即可获得具有高保真性的3'末端加“A”的PCR产物,克服了当前高保真PCR过程中无法在产物3'末端直接加“A”的问题,省略了以前需要对高保真PCR产物纯化后再用加“A”的过程,简化了高保真PCR产物TA克隆前的处理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高保真且3’末端加“A”产物的PCR法,属于PCR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CR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主要用于基因检测和克隆,由于其过程简单、实验周期短、重复性好、且试剂成本相对较低,使其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在基因获取上,虽然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如化学合成,但PCR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且仍是最重要的方法。
PCR技术用于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是首先获取靶基因的DNA模板或cDNA模板,然后设计并合成靶基因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选用适当的Taq DNA polymerase和PCR程序经高效扩增获得PCR产物,即靶基因DNA,产物经纯化和适当处理后克隆入克隆载体,并经过细菌转化、筛选和鉴定获得靶基因。
PCR产物导入克隆载体中因产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与PCR过程中选择的TaqDNA polymerase密切相关。如果选用普通的Taq DNA polymerase,其PCR产物的3'末端有一个自带的突出的“A”,它可以与市面上的TA克隆载体直接通过T-A配对连接而高效获得带有靶基因的克隆载体。但是,由于普通Taq DNA polymerase自身特性,其PCR产物常伴有一定的碱基突变,不能真实克隆靶基因,为克服这一缺陷,目前分子生物学上常用具有保真性的Taq DNA polymerase替代常规的Taq DNA polymerase,如pfu DNA polymerase、platinumTaq DNA polymerase、High-Fidelity DNA polymerase等,但无论是哪一种高保真Taq DNApolymerase,其PCR产物末端为平末端,不存在3'突出“A”,为保证该PCR产物能够克隆入克隆载体中,目前生物试剂公司推出了平末端克隆载体,但克隆效率低这一缺陷限制了这种平末端载体的推广和运用。考虑到这一问题,生物试剂公司还推出对PCR平末端产物加“A”的A-tailing酶,通过对纯化的PCR平末端产物的3'末端加“A”,实现T-A克隆,这一方法效率较高,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欢迎,但其过程需要对PCR产物进行电泳鉴定、纯化、加“A”等步骤才能进行TA克隆。
综上所述,用普通Taq DNA polymerase扩增的目的DNA片段虽然3'末端有突出的“A”,但其内部常含有突变位点;用高保真Taq DNA polymerase扩增的PCR产物其3'末端为平末端,不能直接进行TA克隆,需要对PCR产物用特殊的加“A”试剂盒在3'末端加“A”后才能进行TA克隆;而将普通Taq DNA聚合酶和高保真Taq DNA聚合酶直接混合使用(如某生物公司的Taq Platinum DNA Polymerase)虽然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PCR产物的高保真性和产物3'末端加“A”效率均明显下降。
因此,探索一种可以获得高保真PCR产物且3'末端加“A”的简单、快速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