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3562.7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枫;杜冬冬;于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洪铭福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和由该电解液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该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的添加剂包括苯胺类化合物和噻吩类化合物。电解液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和噻吩类化合物两者相互组合能够协同改进正极和负极上的钝化膜在电解液中的性能,使其更加稳定,从而使得制成的锂离子电池能够拥有更优异的抗高低温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SONY公司成功将锂离子电池实现商业化后,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它传统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大电流放电能力强、循环寿命长、储能效率高等特点。锂离子电池也因此成为了新一代最具竞争力的电池,被誉为“绿色环保能源”,是解决当代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的首选技术。
通常而言,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包裹在壳体内部的电芯和电解液,电芯则一般由正极、负极以及将这两种电极隔开的隔膜组成。在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越趋广泛的情况下,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对锂离子电池的上述的一些组分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抗高低温冲击性能也成为了一项热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这种电解液配方能够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抗高低温冲击性能。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苯胺类化合物和噻吩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为通式(1)所示的至少一种:
其中,R1、R2分别独立选自C1-C10烃基;
这里的烃基至少包括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例如,包括但不仅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己基、辛基、癸基、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乙炔基、丙炔基、炔丙基、苯基、苯甲基、甲苯基等等。
优选的,R1、R2分别独立选自C1-C10烷基。
进一步优选的,R1和R2均为甲基。
更进一步优选的,苯胺类化合物为N,N-二甲基间苯二胺。
优选的,噻吩类化合物为通式(2)所示的至少一种:
其中,R3、R4、R5、R6分别独立选自氢或C1-C10烃基;
这里的烃基至少包括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例如,包括但不仅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己基、辛基、癸基、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乙炔基、丙炔基、炔丙基、苯基、苯甲基、甲苯基等等。
进一步优选的,噻吩类化合物为3,4-乙烯二氧噻吩。
优选的,基于电解液的总重量计,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0.05-10wt%,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为0.01-10wt%。
进一步优选的,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0.1-5wt%。
进一步优选的,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为0.1-5wt%。
优选的,锂盐含有氟元素。
优选的,锂盐选自六氟磷酸盐,六氟砷酸盐、高氯酸盐、三氟磺酰锂、二氟(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三(三氟甲基磺酰)甲基锂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