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入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3909.8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波;唐雪琴;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库 入料 自动化 条码 称重 传送带 入库站台 缓存架 比对 料箱 物流管理平台 初始信息 工作步骤 条码信息 物料搬运 物料放置 物料通过 显示仪器 重量信息 自动引导 堆垛机 扫码枪 一体机 预设 库房 扫描 传输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入库系统,该自动化入库系统的工作步骤为:第一步,将贴有条码的物料放置于入料缓存架上,物料通过入料扫码一体机对条码进行一次扫码,第二步,自动引导AGV小车将入料缓存架上的物料搬运至料箱入库站台的前端,第三步,在料箱入库站台的末端通过扫码枪对条码进行扫描,通过称重显示仪器对物料进行称重;第四步,PLC将第三步所得的条码信息和重量信息与物流管理平台中预设的物料初始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符合,物料将通过入库传送带传输到入库传送带的末端,然后由堆垛机将物料取放到立体库房中指定位置;本发明通过入料‑扫码‑称重‑入库实现自动化入库,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证了物料数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入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物料入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入库方式是将物料直接放入库房,通过物料卡记录物料的数量、名称等信息。这种传统入库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物料数量不准确,计划完成不准确,入库效率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入库不能够适应生产的需求,为此通过控制器控制的自动化入库系统便应运而生。
在不同的领域,自动化入库都可被应用到,用来解决现有传统入库方式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如在传统烟草工业物流领域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0343768.8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物料入库系统及方法,具体来说,其中物料入库系统用于将物料存储至高架库中,包括空托盘组出库通道、至少两条入库通道和环形通道,高架库设有至少三个物料口,至少三个物料口分别用于与空托盘组出库通道和至少两条入库通道连通,至少两条入库通道用于将盛放于托盘的物料输送至高架库,空托盘组出库通道用于将高架库中空的托盘输出,并供给至少两条入库通道,环形通道用于将至少两条入库通道与空托盘组出库通道相互连通并形成能够往复循环的闭环通道,以使至少两条入库通道中的物料能够通过高架库中的任意一个物料口进入高架库。该发明改善了搬运工与配盘工工作效率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物料入库的整体效率。
又如申请号为201310483300.5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数字粮库智能出入库系统,具体来说,其包括智能出入库门禁管理系统、智能出入库自动扦样系统、智能出入库检化验系统、智能出入库无人值守自动计量系统、智能出入库系统控制终端、智能出入库收发货管理系统、智能出入库系统一站式服务平台和智能出入库系统管控中心,智能出入库门禁管理系统、智能出入库自动扦样系统、智能出入库检化验系统、智能出入库无人值守自动计量系统、智能出入库系统控制终端、智能出入库收发货管理系统和智能出入库系统管控中心分别与智能出入库系统一站式服务平台相连接。该发明将计算机、RFID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实现了出入库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减少了人工参与。
上述自动化入库系统虽然具备了自动化入库的功能,但都是适应于各自的领域,并不能够适用于汽车配件的物料入库。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入库系统,适用于汽车配件、物料的入库,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化入库系统,包括入料扫码一体机、物流管理平台、PLC、入料缓存架、自动引导AGV小车、称重显示仪器、扫码枪、料箱入库站台、入库传送带、堆垛机、立体库房、夹具入库站台和主通道,入料扫码一体机、自动引导AGV小车、称重显示仪器、扫码枪、料箱入库站台、入库传送带和堆垛机分别与PLC相连,PLC与物料管理平台相连;物料管理平台中预设物料初始信息;该自动化入库系统的工作步骤为:
第一步,将贴有条码的物料放置于入料缓存架上,物料通过入料扫码一体机对条码进行一次扫码,将物料信息录入入料扫码一体机中,入料扫码一体机将录入的物料信号传输给PL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3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品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运输中使用的转运智能装卸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