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损坏限高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4286.6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1F9/529;E01F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截 限高装置 活动式 语音播放器 超高检测 阻隔装置 子件 市政道路 防损坏 减速带 控制柜 背侧区域 超高车辆 道路两侧 电性连接 设备领域 地表 对称 铺设 市政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损坏限高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减速带,还包括控制柜、超高检测装置、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以及阻隔装置,超高检测装置设于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的前侧,并且减速带铺设在二者之间,阻隔装置位于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的背侧区域,并且还安装于该区域的地表下,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包括语音播放器和对称设于道路两侧的两个拦截子件,两个拦截子件之间留有间隙,语音播放器安装在其中一个拦截子件的内侧,超高检测装置、语音播放器和阻隔装置均与控制柜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使超高车辆与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接触后,不会导致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的损坏,以此保证限高架整体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损坏限高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交通中,立桥桥、天桥或涵洞等特殊通道处前常设有限高架,其上标有限高标识以警示限制超高车辆通过,但是往往有些驾驶员注意力不够,从而导致超高部分触碰到限高架,甚至是有些极小部分的驾驶员抱有一定侥幸心理想要强行通过这些限高架,最终的结果都会导致车辆和限高架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损坏程度如果严重,那么限高架会发生断裂,导致该路口被阻隔,后续正常车辆无法通过,从而导致公路大面积拥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损坏限高架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损坏限高架,包括减速带,还包括控制柜、超高检测装置、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以及阻隔装置,超高检测装置设于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的前侧,并且减速带铺设在二者之间,阻隔装置位于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的背侧区域,并且还安装于该区域的地表下,活动式拦截限高装置包括语音播放器和对称设于道路两侧的两个拦截子件,两个拦截子件之间留有间隙,语音播放器安装在其中一个拦截子件的内侧,超高检测装置、语音播放器和阻隔装置均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拦截子件的结构均相同,拦截子件包括底座、立柱以及缓冲限高板,立柱呈竖直并且其下端通过底座与地面连接,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一个U型座,两个U型座的开口面相向设置,两个缓冲限高板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转轴铰接在一个U型座的开口内,两个缓冲限高板的该一端还分别设有一个用以限定各自的另一端只能朝向阻隔装置方向转动的限位件,两个转轴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扭簧,两个第一扭簧均处于常态下,两个缓冲限高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U型座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行程块,每个转轴的末端均贯穿至各自位置的U型座的下方,并且每个转轴的该一端均设有一个配合块,每个行程块分别处于各自对应位置的转轴周边,并且还用以限定各自位置的转轴的转动角度最大为45度。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U型座远离超高检测装置方向的背侧分别设有一个抵触支架,每个抵触支架分别用以限定各自对应位置的缓冲限高板的转动角度最大为45度,并且其中一个抵触支架的抵触端内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压力值传感器,凹槽内通过第一弹簧能够活动的插设有触碰块,第一弹簧处于收缩状态下,触碰块能够接触到压力值传感器的感应端,压力值传感器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止动块,止动块的一端通过螺栓与U型座朝向超高检测装置方向的一侧连接,止动块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座的开口外侧,止动块的内侧面用以限定缓冲限高板在常态下的延伸方向乃是垂直于其所在道路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缓冲限高板朝向地面的下半段的外侧面均贴设有耐磨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锐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