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4495.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薛二鹏;周薇;史亚成;任广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14 | 分类号: | D06F39/14;D06F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包括箱体、内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箱体上设有装配门体的前端开口;内桶设置于箱体内,内桶上相对于前端开口的位置处设有衣物投放口;第一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上用以封闭前端开口;第二门体活动设置在第一门体上或者内桶上,第二门体用以密封内筒的衣物投放口。本发明通过将第二门体活动设置在第一门体上或内桶上,当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门体与内桶相连接,且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分离,并保留一定间隙,使得内桶转动而引起的振动不会传递至第一门体和箱体上,避免第一门体、箱体随内桶的转动而振动,有效提升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效果,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衣物处理设备的外筒与箱体之间通过密封圈相连接,衣物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外筒的振动容易由密封圈传递至箱体上,进而引起箱体较大的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包括箱体、内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箱体上设有装配门体的前端开口;内桶设置于箱体内,内桶上相对于前端开口的位置处设有衣物投放口;第一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上用以封闭前端开口;第二门体活动设置在第一门体和内桶之间,第二门体用以密封衣物投放口。
本发明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其包括箱体、内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其中箱体上设有装配门体的前端开口,内桶设置在箱体内,且内桶上相对于前端开口的位置处设有衣物投放口,即前端开口与衣物投放口相对应,用户投放衣物时,衣物依次经过前端开口和衣物投放口进入内桶内部。第一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上,第一门体用于封闭前端开口。优选地,第一门体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箱体上。第二门体活动设置在第一门体和内桶之间,即第二门体可以与第一门体相连接,或第二门体与内桶相连接,当第二门体与内桶相连接时,第二门体用于密封衣物投放口,进而防止内桶内部的衣物及洗涤水自衣物投放口流出。本发明通过将第二门体活动设置在第一门体或内桶上,当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门体与内桶相连接,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分离,并保留一定间隙,使得内桶转动而引起的振动不会传递至第一门体和箱体上,避免第一门体、箱体随内桶的转动而振动,有效提升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效果,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噪音,同时避免了传统结构门密封圈藏污纳垢的缺陷。当衣物处理设备停止工作,用户需要从内桶中拿取衣物时,第一门体打开时,第二门体随第一门体的打开并固定在第一门体上,用户通过拉动第一门体以带动第二门体与第一门体同步运动,实现前端开口和衣物投放口的同时开启,满足用户拿取衣物的需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衣物处理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二门体上;第二限位部相对于第一限位部活动设置在第一门体上,第二限位部可与第一限位部相连接以使第二门体与第一门体同步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二门体上,第二限位部相对于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一门体上,且第二限位部可以与第一限位部相连接,进而实现第二门体和第一门体的同步运动。优选地,第一限位部为卡扣,设置在第二门体上朝向第一门体的一侧,第二限位部为可转动的卡钩,卡钩设置在第一门体上朝向第二门体的一侧,当衣物处理设备停止工作,用户需要从内桶中拿取衣物时,位于第一门体上的卡钩转动并扣合在位于第二门体的卡扣上,用户拉动第一门体,作用力将通过卡钩和卡扣传递至第二门体上,以使第二门体随第一门体同步运动。当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第一门体上的卡钩转动并与位于第二门体上的卡扣脱离,此时第二门体仅与内桶相连接,进而避免第一门体、箱体随内桶的转动而振动,有效提升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效果,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工作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