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4657.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1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焦富勇;王杰民;穆志龙;王菊艳;冯建英;严晓华;李小红;闫鲜鹏;刘虹;高娜;李瑞;韩田田;韩伟;田莉;张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P29/00;A61P9/14;A61P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川崎病 丹参 川芎 葛根 冠脉损伤 中药制剂 预防 重量份 心肌 治疗 血小板表面活性 冠状动脉病变 改善微循环 冠脉血流量 血小板凝集 活血化瘀 临床应用 配方配伍 血管炎症 血栓形成 药理作用 药物配伍 耗氧量 解表药 冠脉 配伍 血氧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葛根9份、丹参6份、川芎6份。本发明葛根、丹参、川芎三种药物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得出其都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祖国医学中,葛根属于解表药,丹参、川芎属于活血化瘀药,可以相互配伍,本制剂符合种药物配伍原理。然而川崎病属于全身血管炎症,主要引起小儿冠脉损害,此制剂有助于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本发明配方配伍合理,功效显著;成本低廉,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全身血管炎,主要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临床特征主要为持续发热、眼结膜充血、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肿胀伴指尖脱屑、非化脓性淋巴结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被认为是遗传因素、感染和免疫领域的复杂相互作用,主要导致冠状动脉瘤和血管栓塞,已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因此早期诊断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该病的治疗,主张病程7-10天及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静输阻断免疫反应及预防冠脉扩张,丙球应用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抗炎抗凝药物。由于川崎病患儿须要长期口服,对于许多冠脉瘤形成患儿需终身服用,但是临床疗效不高而且会导致出血和肝脏损伤等毒副作用。目前国内外也没有新的替代性治疗方案;然而口服中药制剂临床疗效明确而无出血等毒副作用。中药对川崎病冠脉损害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本中药制剂由葛根、丹参、川芎组成;按照剂量调配混合水煎服。该配方利用中药的配伍及其对应剂量,其有助于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且该配方简单,各成分为常用中药,成本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葛根9 份、丹参6份、川芎6份。
一种本发明所述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配方称取各个成分,煎药容器以沙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适合,禁止使用铁器;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在煮沸后再煎2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几次,每剂煎2次;第2煎中药可以用热水,煮沸后时间比第一次短5分钟。两次煎成药水混合,分两等分,早晚温热口服;1月为1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未经陕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4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