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26397.0 申请日: 2018-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9303067B 公开(公告)日: 2021-01-08
发明(设计)人: 张笑宇;李得宙;李驰;梁燕;邢星;卢艳丽;刘艳;张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8;A01P1/00;C12R1/46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10018 内蒙古自***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马铃薯 疮痂 霉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由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CGMCC No.15826和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CGMCC No.15829组合而成。用该组合物对马铃薯种薯浸种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高达98.47%,沟施处理,防效高达97.15%,属于增效作用,能有效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霉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上的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植物病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在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也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严重,个别地区发病率达到90%以上,尤其是种薯生产时基质的重复利用导致此病危害更加严重。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表皮,造成侵染点周围的表皮组织坏死,在薯块上形成平斑、凸起或凹陷的病斑,影响其商品价值。也有报道该病原菌延迟马铃薯出苗,形成小薯,降低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中多数种植区不进行防治,发生严重的地区采用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方法,化学防治也没有非常好的药剂,且使用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抗药性;农业防治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害;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是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尚无抗病品种可以使用;生物防治以其不污染环境,针对性强,对人蓄无毒等优点被广大学者关注,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根部措施,也是解决由于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报道了多种对马铃薯疮痂病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其中以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占多数,但是经常存在不同地块效果不稳定的情况。生防放线菌可诱发植物产生抗病性,或者产生抑菌物质破坏病原菌的繁殖、生长,最后导致靶标病菌死亡,也能通过抗生作用、竞争作用、捕食和重寄生作用,降低病原菌的致病性和侵染效率。放线菌的种类众多,对很多种植物病害有生物防治效果。但在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中报道的很少,刘大群从美国华盛顿州的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能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但是由于生防菌的环境适应性及可能发生的变异,单独使用可能存在不同环境条件效果不稳定的情况,选择没有拮抗作用的两种或多种生防菌混用,实现多种生防菌功能互补,增加防效的稳定性,或与化学杀菌剂、植物源杀菌剂混用,达到优势互补,减少化学杀菌剂的用量,增强防效是解决该病害行之有效的途径。

本发明从马铃薯疮痂病重病田取样,从疮痂病斑表面的坏死组织和土壤中分离拮抗放线菌,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鉴定,并将相互没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混用,田间试验比较单用及混用菌株防效,旨在为马铃薯疮痂病的生物防治寻找高效稳定的生防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霉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链霉菌组合物制成的菌剂。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链霉菌组合物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上的用途。

本发明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菌剂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上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是从马铃薯疮痂病病斑表面分离、筛选获得,对马铃薯疮痂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于2018年05月3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5826,该菌株在本发明中简称菌株PBSH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