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菌株PBS9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6400.9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笑宇;李得宙;李驰;邢星;高翔;张冬梅;李宇晨;刘雨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8;A01P1/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马铃薯 疮痂 霉菌 菌株 pbs9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菌株PBS9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菌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菌株PBS9。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5829。试验证明,用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菌株PBS9浸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达57.88%,沟施处理防效可达62.01%。本发明所提供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菌株PBS9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菌株,用于马铃薯疮痂病的生物防治,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植物病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在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也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发生严重,个别地区发病率达到90%以上,尤其是种薯生产时基质的重复利用导致此病危害更加严重。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表皮,造成表皮侵染点周围的组织坏死,在薯块上形成平斑、凸起或凹陷的病斑,影响其商品价值。也有报道该病原菌延迟马铃薯出苗,形成小薯,降低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中多数种植区不进行防治,发生严重的地区采用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方法,化学防治方面也没有非常有效的药剂可以使用,且使用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抗药性;农业防治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害;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是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尚无抗病品种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不污染环境,对人蓄无毒,针对性强,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根本措施,也是解决由于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报道了多种对马铃薯疮痂病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其中以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占多数,但是经常存在不同地块效果不稳定的情况。生防放线菌可诱发植物产生抗病性,或者产生抑菌物质破坏病原菌的繁殖、生长,最后导致靶标病菌死亡,也能通过抗生作用、竞争作用、捕食和重寄生作用,降低病原菌的致病性和侵染效率。放线菌的种类众多,对很多种作物病害有生物防治效果,但在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中报道的很少,刘大群从美国华盛顿州的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kavus))能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筛选更多的放线菌资源单用或混用实现多种生防菌功能互补,增加防效的稳定性,或与化学杀菌剂、植物源杀菌剂混用,达到优势互补,减少化学杀菌剂的用量,增强防效是解决该病害行之有效的途径。
本发明从马铃薯疮痂病重病田土壤中分离拮抗放线菌,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所得生防菌进行鉴定,通过平板对峙法、温室盆栽试验、田间试验筛选生防放线菌,旨在为马铃薯疮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菌株PBS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链霉菌菌株PBS9制成的菌剂。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链霉菌菌株PBS9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上的用途。
本发明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菌剂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上的用途。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从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严重地块的土壤中筛选获得的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菌株PBS9,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158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