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携种复合滴灌带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6450.7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海;赵宝龙;王浩宇;王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海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C7/08;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滴灌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种携种复合滴灌带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基带、滴灌带、滴头和种子构成的一体式滴灌带。将滴灌带、滴头和种子复合到基带上,可使种子、肥料和滴灌带一体精准对位铺设,保证了水肥的精准投放,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节约种子、肥料和灌溉用水的同时,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一种携种复合滴灌带及其制作方法适用于农业滴灌带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节水滴灌已成为农业节水的一个主流手段,研究发现滴灌的滴头(出水点)越准确的靠近作物的主根系,则水与肥的利用率越高,即更加节水节肥。但是我们现有农机对于滴灌带与播种点的精确定位很难实现,因此造成水肥利用率偏低。同时由于种子出苗期间受水点极小,且此期间对土壤湿度要求很高。水量过大会引起土地坂结,种苗无法出头;水量过小导致种子缺水发芽困难。而此时田间滴灌带的滴头位置与种子的位置不一致,造成一些种子出苗过程中灌水不匀,将会加剧这种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出苗率,阻碍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农业作物高产首要条件是种子的出苗率,为了保证出苗率除了挑选优良的品种外,就是要确保播种的排种均匀性、播种均匀性、穴粒数、株距以及种子破损率这些主要指标达到标准。但是这些指标主要依赖播种机现场操做来保证,而不同机械的不一致性和人工调整的原因,造成了实际很难达到指标,并且一致性很差。这对种子出苗率和后期的生长都产生了影响,为此通常做法是加大种子的播种量。但这样不但造成了种子的浪费,还增加了后期间苗的工作量,影响产量的同时也加大了农业种植成本。如何做到排种均匀性、播种均匀性、株距准确均匀和穴粒数准确、降低种子破损率,一直是我国农业田间机械研发和制造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此次创新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种复合滴灌带;基于此目的的基础上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携种复合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实现说明如下:以一个条形基带为载体,滴灌带、滴头沿基带方向与基带复合为一体,种子贴附于基带上。基带与滴灌带一体或单独设置,滴头与滴灌带相通。
条播作物种子在基带上为条带状分布,基带、滴灌带与种子平行分布,滴头与种子距离应小于10厘米。
穴播作物的种子在基带上按株距要求穴状分布,每穴周边设置1~4个滴头。滴头分布在所种作物成年植株根系范围之内,以保证滴头出水能被最大限度的被作物吸收利用。
基带上也可同时贴附肥料包,肥料包内装有肥料和农药的任何一种或两种都有。肥料包由膜状或网状材料包裹,贴附于基带的下表面,位置相比种子应更靠近滴头。这样可以避免肥料和农药直接接触种子造成烧种,也使肥料和农药更好的溶解后再被作物根系吸收。
为了保证种子出苗能得到充分的水分保证,我们最佳的方式是在穴播作物的种子5厘米范围内放置1至2个滴头,5厘米外放置剩余的滴头;滴头出水口的最佳方向为开孔向下或水平方向。这样既保证了种子出苗需水,又可以有效的覆盖成年植株的根系范围。
合理的布局为基带一侧为管状结构的滴灌带,基带的另一侧为种子固定边。或在基带正中设置管状结构的滴灌带,基带两侧固定种子。在基带的种子与滴灌带之间可设置肥料包。肥料包贴附的基带面设置滴头,滴头出水口设置于肥料包内。
为了实现上述的一种携种复合滴灌带,将采用如下的方法:将种子、滴灌带与基带复合成一体,成为一条带状体。滴灌带与基带的复合方式之一是基带与滴灌带采用塑料加工方式一次成型,再将种子与肥料贴附到基带上。种子贴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将种子用包膜裹覆,制作成种包;再将种包采用贴附方式固定在基带上。另一种是在基带上,沿基带方向的条形区域内预先制造一系列通孔;然后在两面贴附包膜,形成种包,将作物种子置于种包中。
前面所述的包膜为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膜状或网状材料;所述包膜具有潮解或水溶的特性;可以采用水溶性材料或纸质材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海,未经王大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