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识别OBD接口中CAN引脚的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6493.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凌强;李家祥;谢宁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识别 obd 接口 can 引脚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自适应识别OBD接口中CAN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MCU的第一CAN接口监测OBD接口中的标准CAN引脚是否有接收到CAN数据;
若是,则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标准CAN引脚;
若否,则分别采集无数据传输时OBD接口中的厂家自定义引脚的电平值;
获取电平值处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范围的厂家自定义引脚,得到第一引脚,并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所述第一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识别OBD接口中CAN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所述第一引脚之后,进一步包括:
分别采集有数据传输时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
若一第一引脚的电平值处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范围,则判定所述一第一引脚判定为CAN-H引脚;
若一第一引脚的电平值处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范围,则判定所述一第一引脚判定为CAN-L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识别OBD接口中CAN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2.3V至2.6V;所述第二阈值范围为3V至3.9V;所述第三阈值范围为1.2V-1.7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识别OBD接口中CAN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标准CAN引脚之后,进一步包括:
第一CAN接口将从所述标准CAN引脚接收到的CAN数据透传给CPU进行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识别OBD接口中CAN引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所述第一引脚之后,进一步包括:
MCU的第二CAN接口将从所述第一引脚接收到CAN数据透传给CPU进行校验。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MCU的第一CAN接口监测OBD接口中的标准CAN引脚是否有接收到CAN数据;
若是,则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标准CAN引脚;
若否,则分别采集无数据传输时OBD接口中的厂家自定义引脚的电平值;
获取电平值处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范围的厂家自定义引脚,得到第一引脚,并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所述第一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所述第一引脚之后,进一步包括:
分别采集有数据传输时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
若一第一引脚的电平值处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范围,则判定所述一第一引脚判定为CAN-H引脚;
若一第一引脚的电平值处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范围,则判定所述一第一引脚判定为CAN-L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2.3V至2.6V;所述第二阈值范围为3V至3.9V;所述第三阈值范围为1.2V-1.7V。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标准CAN引脚之后,进一步包括:
第一CAN接口将从所述标准CAN引脚接收到的CAN数据透传给CPU进行校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OBD接口中的CAN引脚为所述第一引脚之后,进一步包括:
MCU的第二CAN接口将从所述第一引脚接收到CAN数据透传给CPU进行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4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衬不锈钢三通接头
- 下一篇:一种纳米自清洁内衬不锈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