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O电极制备方法及电催化合成醇类化合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6600.4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嘉星;杨满平;智文雅;单思立;王卓林;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3/04 | 分类号: | C25B3/04;C25B11/06;C25B11/12;C25B9/08;C01G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uo 电极 制备 方法 电催化 合成 化合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O电极制备方法及电催化合成醇类化合物的应用,其特点是采用Cu(NO3)2为铜源、苯均四甲酸和三乙烯二胺为双配体,通过水热一步法合成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制得CuO电极材料,将其作为CO2电还原合成乙醇和正丙醇的阴极材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特殊的形貌、优良的化学催化性能,在电催化CO2合成醇中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原料易得,不污染环境,产率高,成本低,对温室效应气体CO2进行了有效利用,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理想的电化学催化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CuO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电催化合成醇类化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引起大气中CO2含量升高,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CO2作为丰富的C1资源,CO2的固定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高效绿色地利用CO2成为热门的课题。乙醇和正丙醇作为常见的化学原料,也是重要的替代能源,电化学还原CO2在常压温和的条件下将CO2转化为能源原料,一方面降低了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方法,电催化还原CO2制备醇类物质具有重要意义。Cu基催化剂被认为是对电化学还原CO2反应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Gattrell, M., Gupta, N., Co, A., A Review ofthe Aqueous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to Hydrocarbons at Copper. J.Electroanal. Chem. 2006, 594, 1−19. )。
现有技术的Cu基催化剂选择性差,其CO2还原产物主要为气体,液体产物乙醇和丙醇的法拉第电流效率低。因此,通过Cu-base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衍生得到的Cu/C、Cu-N-C、Cu2O和CuO材料越来越被受关注。相比于一般Cu基催化剂,Cu-MOF衍生的Cu/C、Cu-N-C、Cu2O和CuO材料因前驱体高度晶化、多孔结构和结构可调的特点而具有特殊性质,其表面积更大,具有孔结构和不同的形貌,显著扩大了应用领域和提高了催化活性。双配体前驱体煅烧得到的CuO电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种不同形貌可供选择,选择性好,法拉第电流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电还原CO2制备醇的电催化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CuO电极制备方法及电催化合成醇类化合物的应用,采用Cu(NO3)2为铜源、苯均四甲酸和三乙烯二胺为双配体,通过水热一步法合成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制得CuO电极材料,将其作为CO2电还原合成乙醇和正丙醇的阴极材料,具有特殊的形貌、优良的化学催化性能,在电催化CO2合成醇中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不污染环境,产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理想的电化学催化材料。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uO电极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Cu(NO3)2为铜源、苯均四甲酸和三乙烯二胺为双配体,通过水热一步法合成的前驱体经高温煅烧为CuO电极材料,具体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前驱体的制备
将三水合硝酸铜与N,N-二甲基甲酰胺、苯均四甲酸和三乙烯二胺六水按1:50~60mL:0.27 ~ 6.70:0.14 ~ 3.55摩尔体积比混合,在100 ~ 140℃温度下反应6 ~ 96 h,反应液经乙醇抽滤洗涤后干燥得前驱体。
b、CuO电极材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