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抗菌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6839.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唐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卫兵 |
主分类号: | A41B17/00 | 分类号: | A41B17/00;D02G3/04;D02G3/44;D01F2/00;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抗菌 内衣面料 介孔二氧化硅 制备 壳聚糖 载药 纤维 活性成分提取 壳聚糖复合物 天然抗氧化剂 吸湿透气性 超声辅助 纺丝助剂 分离提取 静电纺丝 抗菌保健 抗菌活性 纳米粒子 疏水改性 天然产物 天然抗菌 乙醇提取 棉纤维 纳米粒 亲肤性 竹纤维 包封 轻工 中药 | ||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新医药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的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涉及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及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抗菌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超声辅助的乙醇提取技术从中药中提取抗菌活性成分;然后采用介孔二氧化硅/壳聚糖复合物对天然抗菌成分进行包封制得载药的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最后将竹纤维、载药的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天然抗氧化剂、水、纺丝助剂混合后,经静电纺丝处理得中药抗菌纤维后,将中药抗菌纤维与疏水改性的棉纤维进行混纺后,即得中药抗菌内衣面料。经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抗菌内衣面料不仅具有抗菌保健功效果,而且还具有亲肤性好,吸湿透气性强的穿着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新医药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的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涉及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及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抗菌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来源丰富、生产工艺温和环保、面料舒适的纤维纺织品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内衣作为人们的贴身衣物,消费者对其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能要求更高。传统的面料长期抗菌效果不佳,难以防止细菌感染。市面抗菌面料多是添加合成的抗菌剂以及抗菌银纳米以提升面料的抗菌性,但是合成的抗菌剂会刺激皮肤,而抗菌银纳米则能通过皮肤毛孔被人吸收进入人体,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基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高效抗菌的中药抗菌内衣面料将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面料长期抗菌效果不佳,难以防止细菌感染,而抗菌面料中的抗菌成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中药抗菌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将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中药抗菌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艾叶、黄芩、苦参干燥后分别粉碎过60目筛后混合得中药粉,将中药粉微波处理20-35min后与乙醇-水混合液按1:15-25的质量体积比(g/mL)混合后在300-500W超声功率、45-60℃条件下超声20-30min后过滤,残渣再经超声提取-过滤步骤重复2-3次后合并滤液,将滤液过超滤膜后浓缩蒸干制备得到天然抗菌剂;
(2)将天然抗菌剂溶于正己烷后,加入介孔二氧化硅粉末后,超声分散均匀后,在300-500rpm条件下搅拌3-5h后,将溶液离心,保存上清液,干燥离心产物,得到吸附有天然抗菌成分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后将其加入到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室温下在300-500rpm条件下磁力搅拌20-36 h后,离心分离沉淀后,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两次后干燥,得到载药的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竹子经切片、破碎后在过氧化氢/尿素溶液处理中浸泡20-30h后,水洗烘干机械分散制得竹纤维;将竹纤维置于高能球磨机中,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介质,进行球磨处理25-30min后,将球磨后的样品在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溶液中浸泡4-5h后,经水洗过滤分离出竹纤维,冷冻干燥后得到固体竹纤维;
(4)将固体竹纤维、载药的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天然抗氧化剂、水、纺丝助剂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纤维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处理后干燥,得中药抗菌纤维,将中药抗菌纤维与疏水改性的棉纤维进行混纺后,即得中药抗菌内衣面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中药粉中艾叶、黄芩、苦参的质量比为1:0.5-1.5:1-2。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水混合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5-50%;所述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天然抗菌剂在正己烷中的浓度为0.2-0.35g/mL;介孔二氧化硅粉末中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100nm;介孔径不小于10nm;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加入量为天然抗菌剂质量的80-12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乙酸溶液的pH已用NaOH溶液调至5-7;所述的壳聚糖的浓度为0.08-0.1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卫兵,未经唐卫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