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判式防溺水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7022.6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怡;胡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浅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判 防溺水 触发系统 高压气瓶 封堵层 刺破 安装腔体 出气口 气囊 溺水 安全设备 激活 救生可靠性 发生危险 救生装置 气囊连通 气囊膨胀 预先判断 安装腔 浮力 救生 体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判式防溺水装置,涉及安全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安装腔体、气囊、触发系统以及防溺水预判系统;所述安装腔体的一端与高压气瓶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上设有封堵层;所述触发系统安装在安装腔体内,用于刺破封堵层;所述防溺水预判系统与触发系统连接,在防溺水预判系统预先判断用户发生溺水时,激活触发系统,使其刺破封堵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预判式防溺水装置,设有防溺水预判系统,能够预判溺水危险,当发生危险时,激活触发系统,使其刺破封堵层;高压气瓶中的气体进入气囊,使气囊膨胀产生浮力,发挥救生功效,能够自动、及时地作出反应,提高救生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判式防溺水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溺水,指因淹没/侵入液体而导致呼吸困难的过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有37.2万人死于溺水,相当于每小时就有42人溺亡,形式严峻。溺水已成为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3大因素。
游艇、客货轮、水上施工作业等场景中,从事水上活动的人员通常会要求穿泡沫救生衣,以保证落水后的人身安全。然而,对于需要在水里游泳的运动员及爱好者等人群,穿戴救生衣会给游泳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市面上也有一些可以帮助游泳者自救的可穿戴装置,比较多的是救生手环。这些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可充气气囊、收纳装置、压缩气体、手动触发刺破装置。未使用时,可充气气囊处于压缩状态,收纳在收纳装置里;紧急情况下,溺水者用手扣动触发装置,通过杠杆原理产生足够的力量,带动尖头刺破压缩气瓶,释放出的气体充满气囊,气囊膨胀后脱出收纳装置,产生一定浮力将溺水者带至水面。
这种可充气救生气囊,其缺陷在于:溺水者在溺水状态下,其本能反应是挣扎并扑动双手向上划水,而可充气救生气囊的触发,通常需要双手配合,并在一定方向上以足够的力量触发刺破装置。因此可能造成不能成功的触发或触发不及时,影响溺水者的生存几率。
市面上也有一些设备是通过采用水溶性材料(如可溶性纸)遇水后溶解,从而达到触发刺破装置的方式进行。这种触发方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旦设备遇水后,便会自动打开,因此不适用于需要在水里游泳的运动员及爱好者等人群。并且,受使用环境的影响,该类产品不可避免的会受潮,容易造成产品的误触发、触发不及时、或不能触发。水溶性材料的溶解需要一个过程,也容易造成触发装置中的弹性势能不能瞬间释放,进而不能有效刺破气瓶。
目前市面上的水上救生设备,无论是救生浮标、救生圈、救生绳,等等,大多都是非智能设备,往往都是事后、被动的使用,因此一般仅能针对已识别的、救生设备就在身边容易获得的溺水救援。现有技术的手动或自动触发的可充气救生手环具有一定的自救功能,但其缺点如上已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溺水救生装置,能够自动、及时地作出反应,提高救生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溺水救生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安装腔体、气囊、触发系统以及防溺水预判系统;所述安装腔体的一端与高压气瓶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上设有封堵层;所述触发系统安装在安装腔体内,用于刺破封堵层;所述防溺水预判系统与触发系统连接,在防溺水预判系统预先判断用户发生溺水时,激活触发系统,使其刺破封堵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系统包括控制电路、用于产生磁力的电磁转换电路、电机械耦合开关装置、弹性装置和刺破装置;所述防溺水预判系统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电磁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磁转换电路用于切换电机械耦合开关装置的状态;所述电机械耦合开关装置与弹性装置配合,所述刺破装置与弹性装置连接;所述电机械耦合开关装置包括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电机械耦合开关抵住压缩状态下弹性装置;在第二状态下,电机械耦合开关释放弹性装置,使刺破装置刺破封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浅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浅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7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漂浮式浮潜供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