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前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7146.4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穗菜美;村上一臣;内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30;F21S41/675;F21V5/04;F21V14/04;F21W10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前照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配光图案的端部不易产生光滞留的车辆用前照灯。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激发光源(10)、用于接受激发光源(10)的光(B1)并使其进行二维扫描的光偏转器(12)、以及供由光偏转器(12)产生的扫描光(B1)透过的投影透镜(8),车辆用前照灯(1)具有第一辅助透镜(13),该第一辅助透镜(13)配置于光偏转器(12)与投影透镜(8)之间而使得由光偏转器(12)产生的扫描光(B1)朝向投影透镜(8)透过,第一辅助透镜(13)具有负折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光偏转器而形成的配光图案中不易产生光滞留的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车辆用前照灯,利用具有能够倾转的反射镜的数字微镜器件即反射装置,使得来自产生LED光、激光的固体光源的出射光在朝向具有两种荧光体层的荧光体反射的同时进行扫描,并使得在荧光体的内部再反射后的光从光学系统(投影透镜)中透过,从而在车辆的前方形成配光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549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反射装置利用摆动的反射镜使来自固体光源的反射光高速往复摆动,由此使得在摆动方向上显示的线一边在与摆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微小的距离逐渐错开一边以高速反复层叠,从而在车辆前方的物体上显示出规定形状的绘制图案。
此时,在规定的往复摆动区域进行往复的反射装置的反射镜在往复摆动的中央位置处以最快速度进行动作,并朝向两处部位的折返位置而逐渐减速,反射镜在折返位置处进行使速度在一瞬间变为0并进行折返的动作,即进行简谐振动,因此被反射镜反射的光在移动距离为最长的中央地点变得最暗,在移动距离为最短的两端的折返位置变得最亮。
这样的扫描光在配光图案的两端部产生与中央部相比而看起来过度明亮的光滞留现象这一点上存在问题。
本申请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利用由光偏转器产生的扫描光而形成的配光图案的端部不易产生光滞留的车辆用前照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具备:激发光源、用于使激发光源的光进行二维扫描的光偏转器、以及供由光偏转器产生的扫描光透过的投影透镜,
上述车辆用前照灯具有第一辅助透镜,该第一辅助透镜配置于上述光偏转器与投影透镜之间而使得由光偏转器产生的扫描光朝向投影透镜透过,上述第一辅助透镜具有负折光力。
(作用)利用光偏转器,使得以在由两个折返位置构成的往复摆动区域内往复的方式进行扫描的简谐振动光向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一辅助透镜入射,从而使得越接近折返位置则移动距离变得越长。
在车辆用前照灯中,具有发挥正折光力的第二辅助透镜作为在激发光源的光的光路上配置的聚光透镜。
(作用)利用第二辅助透镜使得由光偏转器产生的扫描光进行点聚光,防止从第一辅助透镜透过而进行扫描的点光的变形,使轮廓变得清晰。
在车辆用前照灯中,将上述光偏转器设为具有反射镜的光偏转器,反射镜具有朝向上述激发光源和投影透镜的双方的反射面,且进行往复摆动旋转。
(作用)由往复旋转摆动的反射镜产生的简谐振动光从第一辅助透镜透过,由此越接近折返位置则移动距离变得越长。
发明效果
根据车辆用前照灯,越接近折返位置则简谐振动光的移动距离变得越长,因此不易在配光图案的端部产生光滞留。
根据车辆用前照灯,扫描光的点光不会发生变形而使轮廓变得清晰,由此使得配光图案也变得明亮清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71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部件、车辆照明装置和导光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