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创面土壤修复专用的有机多元微肥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8290.X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艾应伟;杨航;艾生豪;朱梦克;艾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创面 多元微肥 土壤修复 微量元素 专用的 制备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多元微量元素 土壤理化特性 植物生长发育 防治植物 过氧化氢 几丁寡糖 聚山梨酯 生理病害 蚯蚓粪 蚕砂 复混 土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创面土壤修复专用的有机多元微肥制备方法,它由原料组分几丁寡糖或/和蚯蚓粪或/和蚕砂、水或/和过氧化氢、含有有机多元微量元素的溶液、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山梨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混制得。对改善工程创面土壤理化特性、增强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防治植物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是指一种工程创面土壤修复专用的有机多元微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程创面,改变了原先的地形地貌,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土壤和植被。工程创面既影响到基础设施的安全,又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需要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创面土壤修复是工程创面植被恢复的基础,也是工程创面生态恢复的主要任务。针对生境十分特殊的工程创面,采用特定方式将土壤堆放在工程创面上并进行植被重建的土壤修复措施是现代工程创面治理和生态绿化的有效途径(如中国专利ZL 200810046488.6、中国专利ZL 201510620706.2)。微量元素是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施用微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确保植物微量元素营养供应的根本措施。然而,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使用效果良好的专用有机多元微肥,在工程创面土壤修复过程中仍采用市场上购买的用于农田土壤的普通微肥,存在用肥不合理、养分供应不协调、肥料利用率低等系列生产问题,导致工程创面土壤培肥和植被恢复的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创面土壤修复专用的有机多元微肥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肥效持久、生物学有效性高等特点,对改善工程创面土壤理化特性、增强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防治植物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工程创面土壤修复专用的有机多元微肥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0%~70%的几丁寡糖、蚯蚓粪、蚕砂中至少一种放入反应釜中,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0%~70%的水、过氧化氢中一种或二种进行溶解,在30~90℃下搅拌0.3~2小时,为样品1;
②将组分重量百分比为15%~40%的酒石酸、腐殖酸、赖氨酸、巯基乙酸中至少一种放入反应釜中,用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0%~65%的水、双氧水中至少一种溶解,再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5%~35%的乙酰胺、二甘醇胺、尿素、乙醇胺中至少一种进行溶解,在30~90℃下搅拌0.2~3小时,为样品2;
③将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0%~40%的硼砂、10%~40%的硫酸锌、10%~40%的硫酸亚铁、5%~35%的硫酸铜、1%~30%的硫酸锰、0.5%~15%的钼酸铵放入反应釜中,加入组分重量百分比为25%~60%的样品2,在75~130℃下进行0.5~5小时络合反应,为样品3;
④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25%的样品1、70%~90%的样品3、0~5%的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0~6%的聚山梨酯经过复混制得最终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