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8728.4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亚;杨欣;黄晓园;郎晓雪;王露瑶;陈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1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09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框架 生物多样性 耦合系统 材料流 能量流 信息流 生态系统 模型构建技术 影响和作用 人类社会 移动方向 耦合流 生态 发送 关联 | ||
1.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生物多样性系统和人类福祉,所述生态、生物多样性系统和人类福祉通过流进行相互影响和作用,流用虚线和箭头来表示,指明这些影响的方向,所述流包括生态系统服务流、信息流、材料流、能量流,根据流的移动方向,系统可以被定义为发送、接收和/或外溢系统;这些从生态系统流向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服务流和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信息流、材料流、能量流,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远程耦合流。
所述生态、生物多样性系统包括代理、原因和影响三个部分,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属性:
原因使至少两个生态、生物多样性系统和人类福祉之间产生远程耦合,其产成的影响发生在一个或多个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
嵌套在生态、生物多样性系统和人类福祉内的代理通过促进或阻碍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单向或双向流动,使远程耦合的产生成为可能;
影响是指远程耦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后果或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溢系统是对发送和接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和/或被发送和接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的系统,外溢系统可以至少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将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连接起来,既可以作为发送和接收系统之间的中间站,也可以作为发送和接收系统之间的通道,或与发送和/或接收系统之间产生的其它方式的相互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系统既可以是一个远程耦合的发送系统,同时又是另一个远程耦合的外溢系统或者接收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整个远程耦合过程中,发送系统为接受系统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到了另外一个外溢系统,在每个过程下方的方框中“当地”,“当地和/或远距离”,用来表示这些相互影响和作用发生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生物多样性系统中包括生物物理结构或过程、功能、生态系统服务,所述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所述人类福祉为益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EB和远程耦合框架的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溢系统由制度和人类判断决定服务,在远程耦合方式中管理/恢复,价值感知和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之间相互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7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