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砍型盾牌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8915.2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菲(泰州)光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5/08 | 分类号: | F41H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龙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砍型 盾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砍型盾牌,包括盾牌本体、手持把手、护垫和手肘锁紧固定装置,所述盾牌本体包括盾牌本体正面、盾牌本体背面、盾头和盾尾,所述盾牌本体正面由盾头延伸至盾尾,所述护垫与所述盾牌本体背面连接,所述手持把手和所述手肘锁紧固定装置穿过护垫与盾牌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盾牌本体正面设置有外凸面和盾脊,所述外凸面从盾牌本体正面左右两侧边缘向中间延伸时高度逐渐增加并相交于盾脊,所述盾脊高度高于所述外凸面,所述盾脊敷设有防砍条,可以有效保护盾牌正面不被损坏。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防砍型多功能盾牌、申请日为:2017年03月05日、申请号为:201710125753.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牌,特别涉及一种防砍型的警用盾牌。
背景技术
盾牌是一种古老的防御性兵器,士兵手执盾牌可以有效遮挡敌人的兵器,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在古代作战中,无论是中国、古希腊还是古罗马的历史上,盾牌都是一种战术用途非常重要的兵器而一直发展至今。虽然如今盾牌在军事用途上的辉煌不复存在,但是盾牌在现代警用领域却焕发出新的生命。在目前世界格局趋于和平的大氛围下,规模化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而国家内部的个体犯罪活动却屡屡频发,因此警员所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首当其冲,此时警用盾牌在单警防护领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现代警用领域用的盾牌,在警察执法行动中,面对骚乱的人群以及低强度的冲突,盾牌称为体现警察文明执法的有效工具。
现代警用盾牌在受到攻击时,主要会受到以下几种攻击方式:
1、 棍棒、刀具等器械类物体攻击:犯罪人员实施此类攻击时,一般是通过手握棍棒、刀等挥舞打击、砍击盾面或戳向盾面。现有技术的盾牌中盾面常见有平面盾面和圆弧面盾面。如果盾牌正面是平面,盾牌遭受此类攻击时,棍棒会的力量会大部分被盾牌承接,并传导到执法人员手臂,容易由于力量过大造成伤害,更严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盾牌脱手,失去防护;如果盾牌正面是圆弧面,盾牌遭受此类攻击时,棍棒会沿着盾面滑动,可以有效的卸载一定的冲击力,但由于盾牌表面无导向作用,所以棍棒会无规律的沿盾牌表面滑动,一方面不利于执法人员判断如何进行反击并缴械,另外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协同执法的人员伤害。现有技术在针对刀砍攻击时,一般是在盾牌的盾头位置设置防砍条,这样能避免盾牌遭到纵向砍击时被破坏,但这种只在盾头位置设置防砍条的方式,不能对横向或斜向砍击进行保护,并且对盾牌的保护范围较小,盾牌正面无法保护。
2、飞石、砖块等抛掷类物体攻击:犯罪人员实施此类攻击时,一般是采取直接抛掷的手段,将通过飞石、砖块抛向执法者。面对此类攻击,执法者采用的现有技术的盾牌一般可以抵御抛掷物体对持盾人员的伤害,但由于盾牌表面是平面或圆弧面,抛掷物在盾面上会无规律的滑动,变向的抛掷物反而极易造成协同的其他执法人员的伤害。
3、可燃、腐蚀类液体攻击:犯罪人员实施此类攻击时,一般是采取直接抛掷的手段,将可燃、腐蚀类液体抛向执法者。面对此类攻击,执法者采用的现有技术的盾牌一般可以抵御抛掷液体对持盾人员的直接伤害,但由于盾牌表面是平面或圆弧面,抛掷液体在盾面上会无规律的飞溅,变向的抛掷液体反而极易造成协同的其他执法人员的伤害。
同时现有技术的盾牌在作为武器攻击犯罪人员时,显得能力不足,多数都是单纯的防护器械,亟待增强其攻击能力,实现攻防兼备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客是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砍型盾牌,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菲(泰州)光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奥菲(泰州)光电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U型防护装置的盾牌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武装车辆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