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姿态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0498.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景阳;张瑞艳;张敏;许灵军;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姿态 测量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姿态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包含有天线的图像数据和天线属性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由无人机环绕基站塔飞行过程中由搭载的图像采集模组采集获得;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由所述无人机环绕基站塔飞行过程中由搭载的场强测量模组采集获得;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建立所述基站塔的模型,根据所述模型和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天线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天线姿态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天线的工勘参数(即工参)直接影响了无线信号的覆盖方向和范围,是网络优化的重要依据。基站天线的工参主要包括经纬度、挂高、方位角、和下倾角。
目前,天线工参的测量方案一般可通过人工测量或设备测量。人工测量需要塔工上站或爬塔,存在人员、物业协调等问题,成本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使用无人机搭载测量设备对基站天线进行测量的方案,这种方式虽然可避免塔工上塔操作,节省人力成本,但无法识别天线的属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姿态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姿态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包含有天线的图像数据和天线属性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由无人机环绕基站塔飞行过程中由搭载的图像采集模组采集获得;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由所述无人机环绕基站塔飞行过程中由搭载的场强测量模组采集获得;
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建立所述基站塔的模型,根据所述模型和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天线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方位信息;所述方位信息由所述无人机搭载的定位模组采集获得。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模型和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天线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方位信息确定所述模型对应的方位;
在所述方位下,基于与所述图像数据关联的天线属性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工作频段。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模型和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天线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模型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天线参数;所述天线参数包括以下参数的至少之一:方位角信息、挂高、机械下倾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无人机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执行以下操作至少之一:环绕基站塔飞行、控制所述图像采集模组采集图像数据、控制所述场强测量模组采集天线属性数据、控制所述定位模组采集方位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姿态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建模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包含有天线的图像数据和天线属性数据;所述图像数据由无人机环绕基站塔飞行过程中由搭载的图像采集模组采集获得;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由所述无人机环绕基站塔飞行过程中由搭载的场强测量模组采集获得;
所述建模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获得的所述图像数据建立所述基站塔的模型;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建模单元建立的所述模型和所述天线属性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塔中的天线各自对应的天线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得方位信息;所述方位信息由所述无人机搭载的定位模组采集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