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前置全功率取力器、变速器、后置分动器于一体的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0653.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林;平子维;黄进;罗运江;吴志清;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B60K25/06;B60K17/06;B60K1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功率 取力器 变速器 后置 分动器 一体 传动 装置 | ||
1.一种集前置全功率取力器、变速器、后置分动器于一体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全功率取力器A、变速器B和后置分动器C;
所述前置全功率取力器A包括输入端A(1)、输入轴A(2)、输入齿轮A(3)、第一传动齿轮A(4)、输出齿轮A(5)、第一结合齿套总成A(6)、第一输出轴A(7)和第一输出端A(8);
所述输入端A(1)与所述输入轴A(2)的一端固接;所述输入轴A(2)插入并配合在所述输入齿轮A(3)的内花键中;所述输入齿轮A(3)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A(4)外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A(4)与所述输出齿轮A(5)外啮合;
所述第一结合齿套总成A(6)包括第一结合齿套A(61)、输出齿轮结合齿A(62)和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
所述输出齿轮结合齿A(62)与所述输出齿轮A(5)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结合齿A(62)位于输出齿轮A(5)和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之间;
所述第一结合齿套A(61)套装在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上,并与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相配合;
所述第一输出轴A(7)穿入所述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的内部,并与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相配合;所述第一输出轴A(7)与所述第一输出端A(8)固接;
所述变速器B包括主变速器B(1)和副变速器B(2);
所述主变速器B(1)包括第一变速系统B(11)、第二变速系统B(12)、第三变速系统B(13)、从动系统B(14)和第二输出轴B(15);
所述第一变速系统B(11)包括四档齿轮B(111)、第一同步器B(112)和三档齿轮B(113);
所述四档齿轮B(111)与输入轴A(2)固接;所述第一同步器B(112)一侧连接在四档齿轮B(111)上,另一侧连接在所述三档齿轮B(113)上;
所述第二变速系统B(12)位于第一变速系统B(11)的右侧,包括二档齿轮B(121)、第二同步器B(122)和一档齿轮B(123);
所述第二同步器B(122)的一侧连接在二档齿轮B(121)上,另一侧连接在所述一档齿轮B(123)上;
所述第三变速系统B(13)位于第二变速系统B(12)的右侧,包括爬档齿轮B(131)、第二结合齿套总成B(132)、倒档齿轮B(133)和第二传动齿轮B(134);
所述第二结合齿套总成B(132)包括爬档齿轮结合齿B(1321)、第二结合齿套B(1322)、第二结合齿套输出齿轮B(1323)和倒档齿轮结合齿B(1324);
所述爬档齿轮结合齿B(1321)与所述爬档齿轮B(131)固接;所述第二结合齿套B(1322)套装在第二结合齿套输出齿轮B(1323)上,并与第二结合齿套输出齿轮B(1323)相配合;所述第二结合齿套输出齿轮B(1323)位于爬档齿轮结合齿B(1321)和倒档齿轮结合齿B(1324)之间;所述倒档齿轮结合齿B(1324)与所述倒档齿轮B(133)固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B(134)与倒档齿轮B(133)外啮合;
所述第二输出轴B(15)与所述输入轴A(2)同轴;所述第二输出轴B(15)穿入第一同步器B(112)、第二同步器B(122)和第二结合齿套输出齿轮B(1323)的内部,并固定;
所述从动系统B(14)包括从动轴B(141)、第一从动齿轮B(142)、第二从动齿轮B(143)、第三从动齿轮B(144)、第四从动齿轮B(145)和第五从动齿轮B(146);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B(142)固定在从动轴B(141)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B(142)与四档齿轮B(111)外啮合;
所述第二从动齿轮B(143)固定在从动轴B(141)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B(143)与三档齿轮B(113)外啮合;
所述第三从动齿轮B(144)固定在从动轴B(141)上;所述第三从动齿轮B(144)与二档齿轮B(121)外啮合;
所述第四从动齿轮B(145)固定在从动轴B(141)上;所述第四从动齿轮B(145)与一档齿轮B(123)外啮合;
所述第五从动齿轮B(146)固定在从动轴B(141)上;所述第五从动齿轮B(146)的一侧与爬档齿轮B(131)外啮合,另一侧与第二传动齿轮B(134)外啮合;
所述副变速器B(2)包括行星排B(21)、第三同步器B(22)和第三输出轴B(23);
所述行星排B(21)包括太阳轮B(211)、行星轮B(212)、行星架B(213)和齿圈B(214);
所述太阳轮B(211)内部连接第二输出轴B(15),外部与行星轮B(212)啮合;所述行星架B(213)套装在行星轮B(212)上;所述齿圈B(214)内部的齿圈与行星轮B(212)啮合;所述齿圈B(214)外部为第二输出端B(2141);
所述第三同步器B(22)的齿毂B(221)内部与所述齿圈B(214)外部的第二输出端B(2141)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器B(22)外侧的同步器锥体B(222)固接在所述第三输出轴B(23)上;所述第三输出轴B(23)的一端固接在行星架B(213)的中心;
所述后置分动器C包括分动器输入齿轮C(1)、第三传动齿轮C(2)、分动器输出齿轮C(3)、锥齿行星差速器C(4)、分动器前输出端C(5)和分动器后输出端C(6);
所述分动器输入齿轮C(1)固接在行星架B(213)外部;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C(2)与分动器输入齿轮C(1)外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C(2)位于第三传动齿轮C(2)和分动器输出齿轮C(3)之间;所述分动器输出齿轮C(3)与第三传动齿轮C(2)外啮合;
所述锥齿行星差速器C(4)包括差速器行星架C(41)、差速锁C(42)、前输出轴C(43)、后输出轴C(44)、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C(45)和两个差速器太阳轮(46);
所述差速器行星架C(41)固连在分动器输出齿轮C(3)内部;
所述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C(45)固接在差速器行星架C(41)上,呈对称分布;
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46)分别与所述两个差速器行星齿轮C(45)外啮合;
所述前输出轴C(43)连接在一个差速器太阳轮(46)上;所述后输出轴C(44)连接在另一个差速器太阳轮(46)上;
所述差速锁C(42)连接在前输出轴C(43)上;
所述分动器前输出端C(5)固接在锥齿行星差速器C(4)的前输出轴C(43)上;
所述分动器后输出端C(6)固接在锥齿行星差速器C(4)的后输出轴C(4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前置全功率取力器、变速器、后置分动器于一体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结合齿套A(61)向输出齿轮结合齿A(62)方向拨动,使得第一结合齿套A(61)同时与输出齿轮结合齿A(62)和第一结合齿套输出齿轮A(63)啮合,实现前置全功率取力器A的水上推进;
通过将所述第一结合齿套A(61)向背离输出齿轮结合齿A(62)方向拨动,使得第一结合齿套A(61)脱离输出齿轮结合齿A(62),再将变速器B挂档,实现陆上变速双驱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6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纯电分时同步四驱动力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