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淬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0682.X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龙;李富勇;杨海龙;刘海;胡卫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73 | 分类号: | C21D1/673;C21D9/32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淬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压力淬火设备,包括压床机体、齿圈固定装置和下拉脱模结构;所述压床机体包括上板、活动板、下板、导杆、工作台支撑座、工作台、过渡板、淬火油罩和注射式液压油缸组;所述齿圈固定装置包括齿圈固定模具、淬火芯轴、外环、内环和中心环;所述下拉脱模结构包括下拉脱模底座和下拉脱模液压油缸;本发明提供的压力淬火设备配合固定式模具,提高了淬火合格率,同时配合下拉脱模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圈类薄壁零件的压力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齿圈的压力淬火主要有天津淬火压床、格里森淬火压床等,然而采用这类淬火压床处理齿圈类薄壁零件的合格率较低,且由于没有下拉脱模结构,就必须设计制作膨胀式模具,然而每套膨胀式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长,加工费用高,不适用于齿圈零件批量少、种类多、变形要求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提高齿圈类薄壁零件的淬火合格率,同时提高淬火效率的一种压力淬火设备。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压力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床机体、齿圈固定装置和下拉脱模结构。
所述压床机体包括上板、活动板、下板、导杆、工作台支撑座、工作台、过渡板、淬火油罩和注射式液压油缸组。
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上板上,另一端固定在下板上。
所述活动板穿装在导杆上,并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
所述下板中部为台阶通孔Ⅰ。所述台阶通孔Ⅰ的台阶面面向活动板。所述下板从外部开有一个淬火油通道。所述淬火油通道与台阶通孔Ⅰ接通。
所述工作台支撑座中部为台阶通孔Ⅱ。所述台阶通孔Ⅱ的台阶面面向活动板。所述工作台支撑座安装在下板的顶面上。
所述工作台中部为台阶通孔Ⅲ。所述台阶通孔Ⅲ的台阶面面向活动板。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台阶通孔Ⅱ的台阶面上。
所述过渡板的中部为通孔Ⅰ。所述过渡板安装在台阶通孔Ⅲ的台阶面上。
所述淬火油罩一端固定在工作台支撑座上,另一端面向活动板。所述淬火油罩面向活动板的罩面上设有若干个台阶通孔Ⅳ。
所述注射式液压油缸组包括中心环液压油缸和内外环液压油缸组。
所述内外环液压油缸组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板上,中部穿入在淬火油罩的台阶通孔Ⅳ中,另一端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中心为通孔Ⅱ。所述端板上有呈圆周分布的沉头孔。
所述中心环液压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板上,中部穿入在淬火油罩的台阶通孔Ⅳ中。
所述齿圈固定装置包括齿圈固定模具、淬火芯轴、外环、内环和中心环。
所述齿圈固定模具具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齿圈固定模具安装在过渡板上。
所述淬火芯轴中心具有一个螺栓。所述淬火芯轴下端固定有联接轴。
所述外环的一端通过端板的沉头孔固定,另一端与齿圈固定模具的环形凹槽相配合。
所述内环的一端通过端板的沉头孔固定,另一端面向齿圈。
所述中心环一端连接中心环液压油缸上,所述中心环的中部位于端板的通孔Ⅱ中,所述中心环的另一端面向淬火芯轴的螺栓。
在淬火时,所述淬火芯轴置入齿圈的内部,所述外环作用在齿圈固定模具的环形凹槽中,所述内环作用在齿圈的端面上,所述中心环作用在淬火芯轴的螺栓上。
所述下拉脱模结构包括下拉脱模底座和下拉脱模液压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