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0848.8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62;B01D29/64;C02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体 锥形体 滤池 通孔 升降机构 滤板 滤池结构 滤孔 清堵 下移 上下贯通 上下两层 上下升降 上下移动 内周面 外周面 小端 分隔 下层 预留 通畅 上层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包括:滤池、滤板、以及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其中:滤板安装滤池内部并将滤池分隔成上下两层,滤板上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牵引体;所述牵引体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滤孔,牵引体靠近滤池下层的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牵引体靠近滤池上层的一端设有与其连接的锥形体;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牵引体上下移动;所述锥形体最小端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内径,该锥形体最大端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该锥形体与牵引体连接的部位为锥形体的最小端。本发明可以有效确保滤孔的通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
背景技术
滤池分上下两层,污水自下层慢慢注满后经滤料吸附过滤,然后自滤板中的滤孔流出,慢慢注满上层,水中少量絮体受重力作用下沉,上清液流入下一工段。滤池这种上向流方式出水方式,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滤板上的积泥越来越多,容易在滤孔内的滤料易出现板结现象,影响滤板的过滤效果,且依靠水冲很难将滤孔贯通。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包括:滤池、滤板、以及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其中:
滤板安装滤池内部并将滤池分隔成上下两层,滤板上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牵引体;所述牵引体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滤孔,牵引体靠近滤池下层的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牵引体靠近滤池上层的一端设有与其连接的锥形体;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牵引体上下移动;所述锥形体最小端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内径,该锥形体最大端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该锥形体与牵引体连接的部位为锥形体的最小端。
优选地,锥形体的侧壁上设有倒刺。
优选地,锥形体内部设有空腔,锥形体靠近其最大端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喷水口;牵引体内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分流道;托架内部设有与分流道连通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接有供水机构,该供水机构用于向主流道内部输送高压水流。
优选地,喷水口设有多个,各喷水口沿锥形体的外壁周向环布。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托架和用于驱动托架上下移动的动力单元,所述托架位于滤板的下方,所述牵引体靠近滤池下层的一端与托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牵引体为柔性体,锥形体为浮力体。
本发明中,通过在滤板的通孔内设置牵引体,并使牵引体靠近滤池下层的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使牵引体靠近滤池上层的一端设有与其连接的锥形体,并使锥形体最小端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内径,锥形体最大端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锥形体与牵引体连接的部位为锥形体的最小端,以使得升降机构下移时,各锥形体在牵引体的拉动下一一对应的插入相应的通孔内以实现对通孔的清洁,确保滤孔的通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下移清堵的滤池结构,包括:滤池1、滤板2、以及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滤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过滤网快速切换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