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人工再植被边坡的渗灌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1200.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石中勇;左伟;徐鲁勤;李志炜;李国臣;王可森;甄玉辉;宋洪庆;李天昕;杨连枝;岳明;王九龙;李正一;谭金强;张守着;王龙洲;朱超;袁海军;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水工环地质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人工 再植 被边坡 渗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再植被边坡的渗灌方法及系统,所述渗灌系统包括高位储水池(1),泵水装置(3),输水管道,渗灌管(5)和人工再植被边坡;高位储水池(1)设置于边坡的上部,泵水装置(3)的出口端通过水源传递管路连接高位储水池(1),输水管道和渗灌管(5)埋入人工再植被边坡的边坡土壤层中;将渗灌系统埋于土壤中,使灌溉用水直接作用到植物的根部,减少了地表灌溉导致的水的大量蒸发的问题;由于渗灌管直接埋于土壤中,不需要内部增加硬质硬管而实现对渗灌管的支撑,提高了渗透率,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灌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再植被边坡的渗灌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灌溉方法使用比较粗犷,灌溉效率较低,虽然喷灌及滴灌技术已经应用成熟,但对于边坡问题下,这种问题往往解决的不是很好。较高坡度的边坡上,喷灌的水会沿着边坡快速流动,导致水无法深入土壤。滴灌可以使水分缓慢渗入到土壤当中,但依旧属于一种表层灌溉方法,对于干旱地区,土壤表面水分蒸发量很大,大部分灌溉用水还是会被蒸发掉。渗灌是灌溉水在一定灌水压力下通过埋在地下土层中的渗灌管渗出,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给土壤润湿的一种先进行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渗灌技术的应用,多是工程粗放应用,少有基于渗灌管渗水能力和土壤导水能力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及计算模拟,对埋管深度和来流水头等参数进行精细优化设计。而边坡地形特点导致传统渗灌系统对人造土壤的灌溉能力分布不均匀,会导致部分植被生长困难,从而使边坡地形失去意义,因而无法良好解决高效利用水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目前边坡中无法良好使用渗灌技术这一问题,创新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人工再植被边坡地貌中使用的渗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所设计的系统可应用于不同边坡地形下的均匀渗灌系统,提高人工再植被边坡地形灌溉用水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人工再植被边坡的渗灌系统,所述渗灌系统包括高位储水池,泵水装置,输水管道,渗灌管和人工再植被边坡;高位储水池设置于边坡的上部,泵水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水源传递管路连接高位储水池,输水管道和渗灌管埋入人工再植被边坡的边坡土壤层中,输水管道包括主供水管道、主回水管道和分水管道;主供水管道设置在边坡的上部,并且连接高位储水池的出口端,主回水管道设置在边坡的下部,主回水管道直接连接泵水装置的入口端,分水管道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主供水管道和主回水管道,分水管道左右两边各连接一段渗灌管,用于将水输送到渗灌管,以为边坡供水,每段渗灌管的延伸方向与垂直于分水管道延伸的水平线之间具有一夹角。
其中,所述渗灌管直接由硬质多孔塑料管构成,该塑料管的材质为发泡聚氨酯塑料,所述夹角为1°-10°,优选为3°。
其中,所述渗灌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湿度计,湿度计分布在边坡土壤层中,并且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边坡土壤层内的含水饱和度,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连接泵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含水饱和度,实时调整泵水装置的流量。
其中,所述渗灌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湿度计,高位储水池中设置有浮力阀门,湿度计分布在边坡土壤层中,并且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边坡土壤层内的含水饱和度,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连接浮力阀门,用于根据所述含水饱和度,实时调节浮力阀门的开度,从而控制整个渗灌系统内的渗灌水强度。
其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和压力计,高位储水池中设置有浮力阀门,压力计设置在输水管道上,并且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输水压力,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连接浮力阀门,用于根据实时监测的输水压力,实时调节浮力阀门的开度,从而控制整个渗灌系统内的渗灌水强度。
其中,主供水管道沿着边坡的上部横向延伸,分水管道从边坡的上部向下部延伸,与主供水管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主回水管道沿着边坡的下部横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水工环地质勘查院,未经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水工环地质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1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