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柴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1780.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舒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全系康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3/12;F01P11/0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双循环 水冷 系统 大功率 柴油机 | ||
1.一种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柴油机,包括防爆柴油机本体(1),进气系统(2)以及排气系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4),所述冷却系统(4)包括内循环冷却系统(40)和外循环冷却系统(41),均采用水冷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冷却系统(40)包括散热器(401),第一水泵(402),第一缸体水套(403),第一缸盖水套(404),排气支管水套(405),冷却增压器水套(406),回水管道(407),所述散热器(401)依次与所述第一水泵(402),第一缸体水套(403),第一缸盖水套(404),排气支管水套(405),冷却增压器水套(406)以及回水管道(407)之间首尾连通形成第一内循环水回路,所述第一水泵(402)依次与所述第一缸体水套(403),第一缸盖水套(404),回水管道(407)以及散热器(401)之间首尾连通形成第二内循环水回路,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41)包括第二水泵(410),补水箱(411)以及排气总管(412),所述第二水泵(410)一端与所述排气总管(412)进气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补水箱(411)进水口连通,所述补水箱(411)出水口与废气处理箱(5)进水口连通;
所述进气系统(2)包括水冷增压器压气机(20)和水冷增压器(21),所述水冷增压器压气机(20)的压气出口端通过进气管依次连接进气关断阀(6)、空空中冷器(7)、进气阻火器(8)、柴油机缸盖(9),所述进气关断阀(6)的进气管内焊接空气过滤网,形成一级冷却;
所述空空中冷器(7)采用风扇制冷,风扇正对安装于所述进气关断阀(6)的进气管处,在风扇顶部安装有冷水喷淋装置(10),在风扇拍打作用下形成冷凝水雾吹向进气管,形成二级冷却;所述进气阻火器(8)的外壳上包裹有一层高导热性散热硅脂,形成三级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1)包括第一散热部件(4010)和第二散热部件(4011),所述第一散热部件(4010)通过水冷管道与所述空空中冷器(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件(4010)为水冷散热器,第二散热部件(4011)为油冷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部件(4011)顶部外壁安装膨胀水箱(11),所述膨胀水箱(11)通过管道回路分别与所述排气支管水套(405)以及第一缸盖水套(404)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冷却系统(41)在排气总管(412)之后分为两个回路,所述排气总管(412)一端与所述水冷增压器(21)的法兰盘连通,形成第一外循环冷却回路,另一端与所述废气处理箱(5)箱壁连通以形成第二外循环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外循环冷却回路和第二外循环冷却回路与补水箱(411)连通进行再次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411)出水口与废气处理箱(5)进水口连通,用于将废气混合、汽化将废气降温到70摄氏度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全系康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全系康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17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