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2521.4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峰;刘月丹;韩强;杜修力;白玉磊;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套筒 连接 预制构件 钢筋 定心 构造 作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属于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其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灌浆套筒本体和带弹性钢片的螺母。预制混凝土构件伸出的钢筋下部端部带有一定长度的螺纹,用于安装带弹性钢片的螺母。三个弹性钢片间在水平方向上互成120度,在空间上呈锥形,内端半径与螺母半径相一致,外端半径与套筒内凹部分内径相一致,每个锥形弹性钢片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灌浆套筒内凹部分的内径。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过程中,弹性钢片可以尽可能保证钢筋处于灌浆套筒中心位置,进而保障灌浆的顺利进行和套筒内浆体的密实度。该发明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的装配施工中钢筋自定心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具有安装施工快、减少人力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当前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必不可少的接缝及节点,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使得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因此,受力合理、方便施工的节点及接缝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影响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最广、最可靠的钢筋连接方式是套筒灌浆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作为预制装配混凝土构件中纵筋的主要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连接可靠性并得到广泛应用。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利用内部带有凹凸部分的高强圆形套筒被连接纵筋由一端部插入,然后注入高强度灌浆材料将套筒、被连接纵筋牢固地结合成一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连接的灌浆料饱满度一直是现场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而灌浆料的饱满度又与插入钢筋的位置有关,钢筋位置偏离中心或者挪位会使得灌浆料不均匀甚至灌浆不满情况发生,所以研发一种新型装配钢筋的方法变得尤为必要。
受夹片式锥形锚具的启发,将此固定钢筋的方法应用于灌浆套筒。研发了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将一种带弹性钢片的螺母拧在带有螺纹的钢筋下部,带弹性钢片的螺母有效的使钢筋处于螺母中心位置,带弹性钢片的螺母上三支钢片形成的锥形在插入套筒中使整个弹性钢片螺母位置处于中心,从而保证了钢筋在灌浆套筒中的中心,最大程度上使得灌浆套筒中的灌浆料均匀和饱满。三支刚度较大的钢片在灌浆套筒中呈锥形,有效缓解了钢筋从灌浆套筒中拔出,从而提高了灌浆套筒的抗拉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现有钢质灌浆套筒中钢筋偏离、套筒内浆体密实度以及钢筋易拔出现状,提供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带弹性钢片的螺母安装在钢筋上之后,有效提高灌浆套筒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等,并且施工简单、易安装、环保。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装配时,将带弹性钢片的螺母固定于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合适位置,安装过程中可以做到钢筋自行定位于轴心位置,最大程度上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装配过程中钢筋处在套筒中心位置进而保证灌浆料的密实度,同时增强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抗拉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灌浆套筒本体和带弹性钢片的螺母。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预留伸出构件一定长度钢筋的预制件和预埋灌浆套筒的预制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包括端部具有螺纹的预留伸出钢筋、带弹性钢片的螺母等。
上述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伸出的钢筋下部端部带有一定长度的螺纹,用于安装带弹性钢片的螺母。在墩柱调直完成后,将带弹性钢片的螺母拧至设计位置。
上述一种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构件钢筋自定心构造及作法,所述带弹性钢片的螺母外壁焊有三支刚度较大的弹性钢片,钢片间在水平方向上互成120度,弹性钢片在空间上呈锥形,内端半径与螺母半径相一致,外端半径与套筒内凹部分内径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2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