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3399.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严玉婷;李舒适;刘顺桂;艾精文;卢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局部 放电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测试电缆的局放信号,所述局放信号包括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S2、对获取的局放信号进行分解,当分解次数与设定的分解层数相等时,停止分解,获取该分解次数所对应的子带信号;S3、计算所述子带信号的峭度,并获得峭度大于设定的峭度阈值的第一子带信号;S4、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第一子带信号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前位置传播时间差以及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速;S5、根据所述传播时间差和所述波速获得各第一子带信号的局放位置;S6、根据各所述第一子带信号的局放位置获得最终的局放位置。本发明能够提高局部放电定位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局放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由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配电网获得了快速发展,电力电缆由于其优越的电气性能和物理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于快速增长状态,有统计数据表面,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5%。电力电缆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绝缘劣化,导致局部放电的产生,而局部放电又会加速绝缘材料的劣化,从而缩短电缆寿命。及时发现电缆绝缘缺陷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可避免缺陷恶化引发故障,由于电力电缆敷设在地下,检修不便,精确定位局部放电发生位置对提高电缆检修效率,保障城市配电网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力电缆绝缘检测方面,震荡波电压检测法是目前公认的电缆绝缘检测最佳方法之一,受到CIGRE、IEEE、IEC等国际电力权威机构大力推荐,其操作简便,对试验电源容量要求较小,对电缆破坏性小,且检测出的电缆局放信号能够作为电缆工频电压正常运行时局放信号的等效依据。通常使用时域反射法对局放定位,该方法只需在电缆接头或终端安装一个测量装置,监测局放信号入射波和反射波时间差,再结合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局部放电发生位置。由于局部放电信号为全频域信号,其在电缆中传播会产生色散现象,即由于电缆中的电容、电感参数随频率变化引起不同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局放波形畸变,峰值前移,且由于定位计算时使用经验波速,造成局放定位产生较大的误差,当被测电缆长度增加,误差会随着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高低通滤波器将局部放电信号分解为一序列的子带信号,并通过峭度计算剔除局放信息较少得信号,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测试电缆的局放信号,所述局放信号包括入射波信号和反射波信号;
S2、对获取的局放信号进行分解,当分解次数与设定的分解层数相等时,停止分解,获取该分解次数所对应的子带信号;
S3、计算所述子带信号的峭度,并获得峭度大于设定的峭度阈值的第一子带信号;
S4、分别计算每一个所述第一子带信号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前位置传播时间差和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速;
S5、根据所述传播时间差和所述波速获得各第一子带信号的局放位置;
S6、根据各所述第一子带信号的局放位置获得最终的局放位置。
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从获得的局放信号中提取一局放信号片段,所述局放信号片段包括入射波和反射波,对所述提取的局放信号片段进行分解。
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还包括:
设定所述局放信号片段的品质因子、冗余因子、分解层数;
设定高通尺度因子和低通尺度因子;
根据所述高通尺度因子和低通尺度因子构造第一高通滤波器、第一低通滤波器、第二高通滤波器和第二低通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3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管道监控阀室绝缘故障排查方法
- 下一篇:一种GIS现场冲击耐压测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