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电加热的窗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4348.1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1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晖;郭昌炜;曾东;陈国富;姚俊;福原康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86 | 分类号: | H05B3/86;H05B3/02;H05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加热 窗玻璃 | ||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设置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具体地提供一种能够电加热的窗玻璃,其包括第一弯曲玻璃板、第二弯曲玻璃板、热塑性中间层和透明导电膜,在透明导电膜中设置至少一个无膜区域,在至少一个无膜区域的四周设置一圈闭合的导电带,在导电带远离无膜区域的一侧设置至少两圈间断除膜带,每圈间断除膜带包括至少两个除膜区,每圈间断除膜带的每个除膜区对应相邻一圈间断除膜带的至少一个间隙,除膜区的每端分别位于相邻一圈间断除膜带中最靠近的除膜区的两端之间。本发明能够使电流沿着导电带和至少两圈间断除膜带之间的透明导电膜流动,避免了局部电流汇聚,改善了局部电阻,消除了局部热点及冷点,达到了均匀加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设置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具体地提供一种能够电加热的窗玻璃。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天气下,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上往往容易结霜;或者当汽车车内和室内的湿度较高、温度和外界环境相差较大时,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上也容易发生结雾;从而影响车内和室内的观察视线以及它们的外观,特别是给驾驶者提供良好视野的汽车前挡风玻璃,如果其上面发生结霜结雾现象,将严重影响驾驶者的视线,极易导致安全事故,这样就必须要求汽车前挡风玻璃具有除霜除雾的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知将电流通过设置于汽车玻璃表面或内部的电加热元件,例如银浆印刷加热线、金属丝或透明导电膜等,能够通过电加热元件发热来加热汽车挡风玻璃,从而实现除霜除雾的功能。
在传统的电加热窗玻璃的设计中,其玻璃基板的大部分表面上被布置有单一的透明导电膜,例如专利US6472636(B1)和EP2591637(B1)等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透明导电膜会对电磁辐射信号有强烈的屏蔽,这样会影响车内的无线数据传输。为了使得通讯信号顺利穿过窗玻璃,通常会在透明导电膜中设置至少一个无膜区域,例如专利CN104919892B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加热层的玻璃板,其包含至少一个由导电涂层构成的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在至少一块玻璃板的整个表面上延伸,在玻璃板的中心处设置有未涂敷的区,未涂敷的区不具有电加热层的导电材料;又例如专利CN105379413A公开了一种具有通信窗口的加热元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以及加热图案,所述加热图案包括与所述第一汇流条接触的第一图案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二汇流条和所述第一图案区域均接触的第二图案区域,在所述第一图案区域中设置用作通信窗口的开口区域;还有CN106465479A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涂层的透明玻璃板,包含外玻璃板、内玻璃板和热塑性胶粘层,在内玻璃板的与热塑性胶粘层接合的一侧上沉积透明的导电涂层,通过预先掩蔽、蚀刻或摩擦剥除等方式在导电涂层中形成至少一个无涂层区;如果仅直接设置未涂敷的区、开口区域或无涂层区等不具有导电材料的区域,会对导电膜层的至少部分区域流动的加热电流的电流密度分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造成不均匀的加热功率分布,例如无导电膜层的区域的下方和周围的加热功率明显减小,而其他局部位置的加热功率剧烈升高,这就造成了加热温度分布极度不均匀最终容易产生局部的热点和冷点,这对前挡风玻璃本身和安装在其表面上的附件均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加热功率分布不均匀以及容易出现热点和冷点等缺点,提供一种能够电加热的窗玻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电加热的窗玻璃,其包括第一弯曲玻璃板、第二弯曲玻璃板、热塑性中间层和透明导电膜,所述热塑性中间层夹设在第一弯曲玻璃板和第二弯曲玻璃板之间,所述透明导电膜沉积在第一弯曲玻璃板与热塑性中间层接触的第一表面或第二弯曲玻璃板与热塑性中间层接触的第二表面,在所述透明导电膜中设置至少一个无膜区域,在至少一个无膜区域的四周设置一圈闭合的导电带,所述导电带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直接电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带远离所述无膜区域的一侧的透明导电膜中设置至少两圈间断除膜带,每圈间断除膜带包括至少两个彼此之间存在间隙的除膜区,每圈间断除膜带的每个除膜区对应相邻一圈间断除膜带的至少一个间隙,所述除膜区的每端分别位于相邻一圈间断导电带中最靠近的导电段的两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4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