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套的吊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4936.5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伦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骏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E04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龙婷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构件 配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套的吊具,通过巧妙地在所述预制件内预埋了一个卡合部件作为起吊的直接受力结构,取代了原有直接暴露吊挂钢筋的凹槽,一方面解决了原先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过程中需要费工费时地将凹槽位置埋设的软性固体凿出的麻烦;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的结构,本发明的吊具与卡合部件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同时,由于所述卡合部件与预制件内的钢筋固定相连,结构非常稳固可靠,吊具与安装卡合部件安装完成后起吊过程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套的吊具。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相比较而言,装配式建筑由于使用了在工厂提前浇筑好的预制成品——装配式建筑构件,而获得了施工周期短、节约资源、节省成本、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在建筑工业的转型与调整中受到广泛关注。
装配式建筑构件通常都很笨重,需要起重机进行吊装到施工的楼层,这样就需要在装配式建筑构件上设有与起重机的吊钩配合的吊挂结构。而原先的吊挂结构都是外露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轮廓之外,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现场施工人员直接将吊具(吊钩)挂在吊挂结构上。但是,这是的设计有明显的缺点:外漏的吊挂结构一方面在运输或施工现场容易被其它机械碰坏而使构件无法吊装,另一方面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还容易伤人伤物。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现有的吊挂结构通常会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吊挂部位成型凹槽,并在凹槽的槽口处暴露留有与装配式建筑构件浇筑呈一体的吊挂钢筋。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成型凹槽时需要在装配式建筑构件浇注料固化前埋设木块一类的软性固体,待装配式建筑构件固化成型后再将软性固体凿出。一方面,由于存在作为吊挂件的暴露出来的钢筋阻挡,软性固体不易凿出;另一方面,这样的吊挂结构在与起重设备连接时,需要用挂钩伸入凹槽中,然后勾住吊挂件,由于凹槽成型在装配式建筑构件上,为了不对装配式建筑构件产生不利影响如影响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强度,凹槽的尺度不能做的太大,这样需要施工人员细心操作比较耗时,效率低。
现有的另一种吊挂结构是在装配式建筑构件浇注料固化前埋设具有内螺纹的金属管,这种吊挂结构虽然不需要凿出预埋的软性固体,但是需要施工人员进行螺纹连接,也是非常耗时。因此,如何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吊挂结构进行改进,或者设计一种用于起吊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吊具,成为了一个业内企业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与不足;基于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套的吊具,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由混凝土浇筑在绑扎好的钢筋上获得的预制件,还包括内嵌在所述预制件表面与预制件一体成型的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预制件内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件为筒状,内壁平行分布有与卡合部件一体成型的卡条,相邻卡条之间形成滑槽,每条卡条靠近卡合部件底部的一端具有向另一端凹陷并沿内壁形成的一对卡齿。
一种如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构件配套的吊具,包括与起重设备安装的连接结构,还包括一嵌入柱以及与嵌入柱一体成型的卡合凸起;所述嵌入柱顶端与所述起吊结构固定连接,底端分布有所述卡合凸起;所述嵌入柱及卡合凸起能与所述的卡合部件相配合使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套的吊具,通过巧妙地在所述预制件内预埋了一个卡合部件作为起吊的直接受力结构,取代了原有直接暴露吊挂钢筋的凹槽,一方面解决了原先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过程中需要费工费时地将凹槽位置埋设的软性固体凿出的麻烦;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的结构,本发明的吊具与卡合部件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同时,由于所述卡合部件与预制件内的钢筋固定相连,结构非常稳固可靠,吊具与安装卡合部件安装完成后起吊过程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骏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骏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4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