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高盐油藏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驱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5001.9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沙鸥;李应成;张卫东;沈之芹;何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94 | 分类号: | C09K8/594;C09K8/60;E21B43/20;E21B43/16;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油藏 洗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二氧化碳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盐油藏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驱油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环境下,表面活性剂可以达到超低的界面张力,但对岩石上的原油剥离能力和洗油效率不高的不足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高温高盐油藏洗油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1∶0.01~1∶100;其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季铵盐或季胺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式(I)所示分子通式中的至少一种,R1选自C8~C30的脂肪基,R2选自H或C8~C30的脂肪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油田的CO2吞吐和驱油提高采收率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盐油藏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氧化碳驱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的合理开发利用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对石油的开采量及开采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开采,对于提高原油产量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常规的采油方法(一次和二次法)一般仅采出原油地质储量的1/3,还有约2/3的原油未能采出,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原油采收率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次采油技术则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油率的方法,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热力驱,包括蒸汽驱、火烧油层等;二是混相驱,包括CO2混相、烃混相及其他惰性气体混相驱;三是化学驱;四是微生物采油,包括生物聚合物、微生物表面活性剂驱。化学驱是三次采油中非常重要并大规模实施的技术,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等以及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的多种组合技术。化学驱的效果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结果,物理作用是指驱替液的波及作用,而化学作用是指驱替液的微观驱油作用,其核心是降低驱替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这是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驱技术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原因。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油藏使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进行了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都证明,CO2是一种高效驱油剂。CO2驱是油田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注CO2技术的作用机理可分为CO2混相驱和CO2非混相驱。稀油油藏主要采用CO2混相驱,而稠油油藏主要采用CO2非混相驱。CO2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主要有促使原油膨胀、改善油水流度比、溶解气驱等。CO2驱油是油田三次采油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向地层注入CO2气体,降低原油粘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其主要途径是:溶解气驱;通过原油体积膨胀和粘度降低———降粘效应的非混相驱;通过混相效应在油藏中析取原油中的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