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焙烧提取粘土石墨坩埚渣中金和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5528.1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宁郴;李环;尹涛;谢兆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02;C2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2303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土石墨坩埚 浸出液 浸出渣 过滤 氢氧化钠 富集渣 碱焙烧 酸洗 稀释 粘土 还原 可溶性硅酸钠 焙烧 难溶性物质 常温反应 高温熔融 硅铝酸盐 偏铝酸钠 硝酸溶液 研磨 金 银 有效地 助熔剂 成块 浸出 水中 提金 提银 煅烧 回收率 冷却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焙烧提取粘土石墨坩埚渣中金和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粘土石墨坩埚渣粉末与氢氧化钠、助熔剂混合,经600℃焙烧,冷却,水洗,酸洗,过滤,干燥,研磨得到富集渣;将富集渣置于硝酸溶液中,常温反应,然后稀释过滤得到浸出渣Ⅰ和浸出液Ⅰ,浸出液Ⅰ还原提银;浸出渣Ⅰ置于王水中,反应完全后稀释过滤得到浸出渣Ⅱ和浸出液Ⅱ,浸出液Ⅱ还原提金。本申请先让粘土中的难溶性物质(硅铝酸盐)与氢氧化钠在高温熔融条件下,转变为可溶性硅酸钠和偏铝酸钠,然后通过水洗、酸洗,有效地除去其中的粘土成分,能够避免在煅烧的过程中粘土石墨坩埚渣成块,实现金和银与其他杂质的分离,提高了金、银的浸出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焙烧提取粘土石墨坩埚渣中金和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法冶炼金属时,经常使用粘土石墨坩埚对熔炼之后的金属进行铸形,熔炼、浇筑时会有少量的粗金属渗透到坩埚里。坩埚多次使用,在坩埚内壁会富集大量的金属。尤其是在冶炼金时,所用粘土石墨坩埚中富集有较多的金和银,金、银是高价值的贵金属,具有极高的经济回收价值。
叶志清公布了一种采用全湿法提取火法冶炼坩埚渣中铟、锗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010169155.X全湿法提取火法冶炼坩埚渣中铟、锗的方法),采用稀硫酸浸出铟,然后采用MnO2做氧化剂用浓硫酸浸出锗,可以实现对大部分锗、铟的分别回收,且能保持较高的回收率。金属熔炼之后的熔体温度通常高于1000℃,而石墨在空气中的燃点为850~1000℃,纯石墨坩埚在浇铸过程中极易损坏。所以,金属火法冶炼过程中使用的坩埚均为粘土石墨坩埚。目前,对从粘土石墨坩埚渣中提取金属金和银的研究较少。因为耐火粘土的存在,直接采用火法对金坩埚渣进行高温煅烧时,坩埚渣会烧结成块,难以提取金和银;此外,耐火粘土主要为铝硅酸盐等难溶性物质,而骨料氮化硅也是化学稳定性极好,直接采用硝酸和王水进行浸出提取其中的金和银,回收率也是几乎为零。因此,现有技术从粘土石墨坩埚渣中回收金和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坩埚渣中耐火粘土严重影响金、银回收提取,造成金、银回收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湿/火法相结合的方法及工艺流程,对粘土石墨坩埚渣中的金、银进行回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焙烧提取粘土石墨坩埚渣中金和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土石墨坩埚渣粉末与氢氧化钠、助熔剂均匀混合,在500~700℃下焙烧,然后冷却、研磨成样品粉末。
2)样品粉末经水洗,酸洗,干燥处理得到粉末状的富集渣;
3)将富集渣置于硝酸溶液中,常温搅拌进行浸出反应,反应完全后的混合溶液经过稀释,过滤得到浸出渣Ⅰ和浸出液Ⅰ,浸出液Ⅰ经过还原提取银;
4)浸出渣Ⅰ置于王水中,在50~80℃下搅拌进行浸出反应,反应完全后的混合溶液经过稀释,过滤得到浸出液Ⅱ,浸出液Ⅱ经过还原提取金。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粘土石墨坩埚渣粉末的粒径为150-325目。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粘土石墨坩埚渣粉末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1~1:2。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助熔剂为偏硼酸锂。
优选的,所述偏硼酸锂的用量为粘土石墨坩埚渣粉末、氢氧化钠和偏硼酸锂三者质量总和的0.5~3%。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水洗采用纯水搅拌清洗,搅拌时间为30~120min。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酸洗采用浓度为0.5~2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清洗。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硝酸溶液的浓度为63-130g/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富集渣与硝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5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