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5666.X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钻;曾少雷;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宏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桩 端部连接板 端头 定位孔 定位销 凸起 连接牢固 抗拔力 卡住 限位 侧面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桩结构,包括方桩和设在方桩端部的端头以及用于连接相对接两方桩端部的端部连接板,所述方桩的两端头侧面均设有凹槽,端部连接板的内侧设有两个凸起,端部连接板的两凸起与相对接两方桩端头上的凹槽相配合,相对接的两方桩端头的端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对接定位孔,对接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销。该方桩结构设计合理,相邻的方桩端部通过端部连接板卡住相连,相连的方桩端头之间通过一组定位销限位,连接牢固可靠,操作简便;并在方桩的表面上设有凹槽,可大幅增加方桩的抗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泥土基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桩结构。
背景技术
混泥土方桩压入地下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桩,将多跟方桩相连依次压入地下;上下方桩的端部需要对接连接在一起。
现有的方桩端部对接处连接多采用方桩端部对接一周缝隙焊接相连或连接板通过紧固件相连,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接处一周缝隙焊接,焊接以及焊接后冷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施工效率。连接板通过螺栓分别与上下相对接方桩端部相连,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和方桩端部上的螺孔难以准确对位,操作繁琐,影响施工效率,并且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桩结构,以达到连接简便,牢固可靠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方桩结构,包括方桩和设在方桩端部的端头以及用于连接相对接两方桩端部的端部连接板,所述方桩的两端头侧面均设有凹槽,端部连接板的内侧设有两个凸起,端部连接板的两凸起与相对接两方桩端头上的凹槽相配合,相对接的两方桩端头的端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对接定位孔,对接定位孔内设有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定位孔为并排设置的一组。
所述方桩的表面上设有一组方桩表面凹槽。
所述端部连接板上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定位通孔。
还包括用于方桩对接导向的抱箍,所述抱箍为中空套筒结构,抱箍的一端为可与方桩端部相适配定位的定位结构,抱箍的另一端为开口逐渐扩大用于另一方桩端部定位导向的导向结构。
所述端部连接板的凸起为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一个凸起设在方桩端部连接板内侧上边缘处,另一个凸起设在方桩端部连接板内侧下边缘处。
所述端头的中心设有圆孔,一组对接定位孔均匀设置在圆孔的周边。
所述方桩表面凹槽为沿方桩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V”字型凹槽。
所述端部连接板上的定位通孔与两方桩端头对接缝隙处相对齐设置。
所述抱箍包括相对接的两半结构,两半结构的一侧通过铰链相连,两半结构的另一侧通过锁紧结构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方桩结构设计合理,相邻的方桩端部通过端部连接板卡住相连,相连的方桩端头之间通过一组定位销限位,连接牢固可靠,操作简便;并在方桩的表面上设有凹槽,可大幅增加方桩的抗拔力。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下方桩对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单根方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桩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桩端部对接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桩端头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方桩端头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宏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宏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