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5787.4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金;徐美康;吴贵芹;闵跃中;刘雷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菲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有机肥 高效降解 土壤重金属 制备 改良土壤结构 炼铁高炉废渣 优质农产品 中微量元素 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元素 作物抗逆性 代谢活动 发酵菌剂 钙镁磷肥 合理配方 市场需求 土壤酸化 作物根系 吸收量 重量份 等大 硅肥 菌种 配比 硼砂 发酵 土壤 缓解 吸收 配合 进程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有机肥70‑80份、钙镁磷肥10‑14份、炼铁高炉废渣硅肥1.2‑2.8份和硼砂0.1‑0.3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通过将不同原料配合发酵菌剂进行发酵,根据作物根系吸收特点,适当配比一些P、Ca、Mg、Si、B等大中微量元素,进行合理配方,加上各菌种的代谢活动,可高效降解土壤高价重金属离子活性及减少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同时减轻和缓解土壤酸化进程,又能起到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逆性,同时又能满足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机肥。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矿山过度开采等导致土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威胁。据报道,中国有16.1%的土壤受到污染,其中耕地污染比例是19.4%,0.5亿亩耕地已不适宜耕种,余下的耕地大部分属于中低质量水平。
在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趋势下,人们普遍采用含重金属元素的饲料添加剂。辜玉红等研究发现,随着饲料中Cu、Zn、As添加量的增加,猪鲜粪中Cu、Zn、As含量及每日排泄粪中相应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增加,高剂量组甚至是成几倍或几十倍的增加,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由此每年造成了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亿元,而且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2015年广东省“镉大米”事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酸化会加速土壤贫瘠化,土壤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有害微生物特别是致病真菌种类和数量增加。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除了降低农产品产量外,还会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巨大损害,土壤重金属随着雨水渗透到地表水后,会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
全球范围的研究与应用,重金属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重金属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技术等。物理修复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分离或去除。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主要包括电动修复、电热修复、土壤淋洗3种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法的原理是利用土壤中重金属与一些配位化合物容易产生某种反应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络合物或者是与一些酸根离子反应后形成沉淀,在土壤中加入一些改良剂(主要有螯合剂、酸、碱、盐、表面活性剂)来降低土壤重金属迁移性。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法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种类的植物和微生物等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吸收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或使重金属形态转化,降低毒性,净化土壤。这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充分利用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特点。有些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如动胶菌、蓝细菌、硫酸还原菌及某些藻类,能够产生胞外聚合物,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国内外对此都有过相关的报道。耿春女等利用菌根吸收和固定重金属Fe、Mn、Zn、Cu,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学者发现一种嗜重金属菌,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这些方法一是成本高,二是修复时间长,三是工艺技术要求高,在实际应用中推广起来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机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降解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有机肥70-80份、钙镁磷肥10-14份、炼铁高炉废渣硅肥1.2-2.8份和硼砂0.1-0.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生物有机肥为木薯渣、赤霉素发酵渣、食用菌培养基质渣、粉碎水稻秸秆和锯木屑中的两种按照不同比例组合并且配合四种发酵菌种堆积发酵20-25天得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四种发酵菌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芽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菌剂和酵母菌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菲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菲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5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